綁一綁拖去賣掉os:嘿嘿嘿…燈關一關來去吃便當😂-我的想法,捆綁一些部分於m的求饒和掙扎,另一部分是捆綁完成時所展現出的美。捆綁的美,在於力道的拿捏、綑綁中對稱性、俐落性等等。力指的是那種繩繩入肉的感覺,並不是使勁的去拉就能夠達到所謂的力道。#今天沒有便當吃##霹靂卡霹靂拉拉雞雞變大#
好運再次降臨這次開發到網美...名媛...女神...小模...VIP...算了 不知道要用什麼形容詞、名詞反正就是 以她的條件、女人味許多男人絕對會因為她中桃花癲大白天 相約在超商見面一如既往 平常心面對見到她 哇操!我的審美九宮格全部命中直入芒果百大顏值榜前十堪稱3A大作 (顏值A、身材A、氣質A)進房後 為了緩和她的嬌羞與緊張聊聊天與她小酌幾杯野格喝完酒的她 開始放的比較開整體過程相當絲滑順暢但她顯少約砲 疏於鍛鍊後半段體力不濟 生不如死 激戰僅一柱香時間 from VIP to RIP想讓自己被看見 請留言女生都會看#高顏網美級##光聽叫聲我就硬了##又被我賺爛#
#美中对标# 美国大选不仅关乎总统大位,地方选举更体现基层民众的关切。与中国强调绝对忠诚不同,美国选民深知手中选票关乎自身利益。本期视频走进纽约市布鲁克林华人社区,看看这里的华人在选前在讨论什么,为什么说这里最近几年出现翻红迹象。
感觉是清冷美女但是语言又很可爱(˵¯͒〰¯͒˵)谢谢哥哥对我得评价 和大方入门!💓💓魅魔小羊当然不会让哥哥失望啦 我拍舞蹈视频都是素颜拍的 脸照是化妆会更美更好看包是漂亮的反差女! 哥哥在现实中你会不会扑倒我呢🤔快冲反差🐏宝的🚪吧!等你来解锁更多色色内容哦🥵🥵🥵咨询入门➕主页qq带十元口令🧧
《美足姐姐的背德诱惑/手足口并用强迫内射/MSD-193 》 11.5日火爆上映🎉💦对着黑丝姐姐的性感照打飞机被抓个了正着!没想到姐姐居然是个反差婊👠非但没有责怪主动提出让我体验一下手足口并用,飞一般的感觉😵🎬本片由女优“草萝”领衔主演🔥8折优惠预购活火热进行中!💖现登入麻豆APP可享优惠订购
美无性别,可人有啊,妈蛋的器官不代表性别啥代表呀!不要再对我说那些话啦,我虽然这样子,但是男心!昨天在群里还说呢,男人女性化哒初衷有两种,一种是变成女人被男人喜欢,另一种像我这样哒,是为主人那样不喜欢玩男人哒绿主变成女人好参与到他和我老婆哒游戏中去,被羞辱与控制哒感觉更加猛烈呀!
当下最火的2大交易!“降息交易” & “特朗普交易”根据市场的交易数据,现在投资者预期,今年有60%概率会降3次息。1️⃣我们就来聊聊最近BTC大盘的强势表现。在上周的CPI数据出炉前,BTC就开启了上涨苗头行情。通胀数据显著好转,市场的降息预期不断恢复,美联储也放松了姿态,但6月份的点阵图,还是让市场有些犹豫。因为当时显示的是美联储官员们只预期,年内会降1次,还有4位官员认为可以不降息,所以市场需要强而有力的数据来获得信心。而上周的CPI无疑就是对降息最有力的支持,市场一下子对于年内降息的疑虑一扫而空。与此同时,美联储确定降息也就降低了未来经济恶化的担忧,于是市场开始轮动。开始从之前涨势凶猛的科技股流出,转而去流入美股、还有其他受益于降息的板块如BTC。根据市场的交易数据,现在投资者预期,今年有60%概率会降3次息。2️⃣与此同时,BTC也受益于Trump Trade。前段时间的总统辩论和周末的枪击案,就显著提升了Trump胜选的可能性。而Trump主张减税、去监管、加关税,这些都对小盘股有利,所以BTC大盘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Fundstrat的创始人 Tom Lee,从年初以来就一直看好小盘股。他在最新的CNBC采访中就说,6月的CPI数据就是给市场投资小盘股开绿灯,认为这次的暴涨行情会超过去年年底的26%,有机会涨超50%。原因有两方面。首先,他说这次小盘股的超卖情况更严重,机构们今年一直以来的交易策略就是做多大科技,做空小盘股,所以更大的做空仓位就意味着更大的暴涨行情。其次,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小盘股的估值更低,他指出,现在小盘股2025年的远期市盈率,中位数只有10倍。所以,他认为现在这波行情才刚刚开始,有机会延续10周以上。3️⃣只要经济坚挺、通胀继续回落,那么就能够支撑小盘股行情的延续,但经济是否能保持坚挺还存在变数。这段时间,我们分析过几次劳动力市场的情况,认为劳动力市场可能没有官方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好,所以这值得警惕,不过在市场对经济担忧没有抬头之前,小盘股的估值释放,是目前最具确定性的交易之一。除了小盘股,市场还有一个交易策略确定性很强,那就是赌国债利率曲线变陡。根据彭博的报道,过去两年多以来,美国的利率曲线就一直处于倒挂的状态,也就是短期的利率要高于长期利率,但这个状态可能很快就要改变了。4️⃣因为上周的CPI数据,使得未来利率曲线变陡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这里阿吉给一些观众科普一下利率曲线,以及它受什么影响,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交易。利率曲线指的是不同到期时间下,美国国债的利率水平,一般两年以内称之为短端利率 ,它主要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影响。而十年或以上则称之为长端利率,这里影响的因素就比较多了,包括通胀,经济发展,政府赤字等。上周的CPI数据,确定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所以很多交易员们都认为,未来利率曲线变陡是大势所趋。因为一旦美联储降息,那么短端利率就会快速下行。与此同时,最近Trump的赢面大,也让利率曲线有了变陡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长端利率。文章指出,如果拆分美债利率的组成部分,里面就包含了经济增长预期、通胀预期、还有期限溢价。Trump如果上台,减税和关税政策无疑会刺激经济、同时拉高通胀,所以这就会让长期的利率升高。另一方面,减税也会让美国的财政进一步恶化,赤字扩大,而投资者很有可能因此要求更高的期限溢价。这也会让长期利率升高。去年夏天,市场就担心美国的国债发行情况,让长期利率升高,十年期国债利率因此站上了5%。5️⃣彭博的策略师说,随着Trump胜选的概率提升,投资者可能会更倾向于Bear Steepening交易,就是利率曲线变陡,但是长端利率会比短端利率上升要快。从短端利率来看,鉴于通胀还在高位,美联储降息的速度和幅度可能都会比较有限。而对于长端利率来说,只要Trump当选,那么减税加关税是他一定会去做的。所以长端利率升高的可能性更大。阿吉认为,从上面的两篇新闻可以看出,现在市场最火的两个交易就是降息交易和Trump交易。来总结两种逻辑下会利好的资产标的。可以看出当两种交易逻辑很强的时候,小盘股、比特币、美债陡峭都赫然在列,值得持续关注。
美股长牛启示录——美国大选的币圈资产映射,近期,民主共和两党初选结果基本确定,已形成拜登和特朗普对垒局面。拜登是现任总统,特朗普曾在2017-2020年担任总统,因此他们的政策偏好几乎成为“明牌”。我们一起来回顾和分析两位总统任期内经济政策对美股的影响,并归纳和展望此次美国大选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对美股的影响。美国大选已经行至何处?拜登和特朗普继续对垒,目前特朗普优势更大。特朗普是前任总统,年龄77岁,属于共和党,偏右翼,他的任期是2017-2020年。拜登是现任总统,81岁高龄,属于民主党,偏左翼,他的任期是2021-2024年,今年是他这届任期的最后一年。而特朗普在普选票民调中暂时领先。民主党方面,通胀等经济问题仍然是阻碍拜登连任的主要因素。同时,非法移民、对外政策等议题的热度高居不下,影响选举走向。共和党方面,特朗普面临多重起诉与法律争议,增加本次大选及整体政治生态的复杂性。通胀已经成为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是医保、移民、经济等等。回溯两位总统过去的表现,拜登执政期间的通胀水平和移民数量明显高于特朗普执政时期;特朗普执政期间人均工资有所上升,拜登执政期间通胀侵蚀了收入;疫情使特朗普执政期间就业率在2020年断崖式下跌,拜登执政期间就业率稳步上升。特朗普经济学民粹一些的里根经济学:强调减税、去监管、强化国防、重振美国地位等等。财政税收方面,首先《减税与就业法案》2018 年得以落地。特朗普税改方案主要集中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跨境税制等方面,目标在于为中产阶级减税、降低企业税、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回流,从而重塑美国市场尤其是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其次,“1.5 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使财政开支大大增加。产业政策方面,发展传统能源。贸易政策方面,大量使用经济制裁措施,开启中美贸易战。特朗普大刀阔斧进行税改。2017年12月22日,《减税与就业法案》最终获得特朗普签字,2018年得以落地,减税规模约1.5万亿。核心内容为将原来 35%的企业税率降低到了 21%,可降低企业所得税约 1200 亿美元/年,直接增厚企业利润,其中高有效税率板块如能源、电信、零售,盈利增厚的弹性更大,提振幅度或高达 20 个 百分点。并且因未来 5 年厂房和设备投资全面费用化政策,高资本开支板块如能源、公用事业、电信、交运、汽车、以及科技公司,将实质上降低税负,增厚利润,同时鼓励未来投资。同时改革跨境税制,有利于资本流入美国。特朗普支持发展传统能源,同时支持发展人工智能。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传统石化能源储量丰富,并拥有先进技术和价格优势,而低价格的能源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17年6月,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特朗普政府的国内政策也是基于这一逻辑。2017年10月,特朗普政府改变奥巴马政府限制传统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的政策取向,特意废除了奥巴马政府的《清洁能源计划》(Clean Power Plan)。针对人工智能(AI)领域,特朗普政府专门颁布《人工智能倡议》的行政命令,对美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规划。拜登经济学:利用政府之力“从内到外” (middle-out approach)、“自下而上”(bottom-up)地重振和重塑经济,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美国中产阶级。财政税收方面,首先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特别是在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等方面;其次,对富人和大企业增税,为财政支出融资,并缓解社会不公。产业政策方面,三大重要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贸易政策方面,延续贸易保护主义,减少美国国内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拜登重拾产业政策,推出三大标志性法案。美国国会众议院2021年11月1.2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该法案为期 8 年,是美国 10 年来规模最大的基建法案。2022年8月拜登在白宫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 527 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提供价值 240 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同月,拜登政府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将精准支持“降碳”和“减污”与降低通胀的经济目标相结合,同时夹杂了推动“美国制造”的政治意图,进而“曲线救国”式地推进了拜登政府的气候政策目标。美国大选的资产映射美股:无论选举结果如何,预计涨势延续,内部行业或分化。我们认为投资美股的长期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美股拥有一揽子好公司,盈利持续增长;拥有一系列成熟健康的市场机制,支撑美股长牛;并且美股占全球股指60%,是全球主流。进一步地,我们2024年投资美股的当下逻辑也没有发生变化——美国经济韧性强,上市公司盈利乐观;AI科技浪潮支撑科技股业绩高增、高景气支撑估值;2024年有望降息,助推流动性扩张。两位总统候选人均支持财政刺激经济发展、支持AI发展、保护本土产业,只是有一些差别,比如特朗普主张对内减税、对外加税,能够增厚美国企业盈利、优化竞争格局,拜登更重视产业政策等等。美债如果拜登获胜,或基于通胀已经顺利降温的基础,则债券价格迎来上涨;而如果特朗普获胜,或许暗示通胀短期并没有得到快速降温,且特朗普推行大规模减税、减少移民将继续推升服务通胀, 短期内对美债有影响。黄金和BTC选举前可能受益于避险情绪。综上,兄弟们我依然认为BTC在大选年仍能拥有比较好的表现,建议开启币圈的长期配置之道。当然SOL依然是我的首选。
关于美元如何收割全世界和统治地球:人们常常讨论美元霸权的问题,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希望将复杂的美元问题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因素,即所谓的“美元锚”。这个“锚”可以是任何东西,比如美国的军事实力、科技优势、对石油的控制、黄金储备、华尔街的资本力量等。然而,真实的场景是,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体系。1️⃣美元潮汐和对殖民地的剩余控制如果从更远的历史来看,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当下的越南楼市下跌,越南盾贬值,境况相当惨淡。很多人把这些现象归结为美元潮汐的收割。但如果我们用“殖民地体系”的框架来看,就不会这么认为了:美元潮汐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宗主国始终对殖民地的剩余保持警惕,并采取各种手段控制这些剩余。如上图所示,控制的手段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剩余上缴,包括跨国公司的经常性回流和非经常性回流;另一类是消耗剩余,也就是说,对于他们抽不走的剩余,他们会想办法让本地居民消耗掉。其中,制造虚假繁荣这一招比较常用,利用热钱拉升风险资产价格,刺激当地居民的消费,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再后来,剩余消耗殆尽,该地的风险资产崩盘,殖民地一地鸡毛。与此同时,我们还会看到“美联储加息”这种操作,就误以为是“美元潮汐”带来的这一切。事实上,真实的原因在于各个殖民地的剩余累计到一定的阈值,宗主国在系统性地压制各个殖民地的剩余。一个手段是增加回流,这必然会导致宗主国股票上涨,物价飙升。美联储不得不加息。另一个手段就是刺激殖民地消费,这是两个同时进行的进程。这两个进程最后会交汇到一个点,一、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二、殖民地一地鸡毛。2️⃣剩余的流动、阶级矛盾和资产价格跟古罗马帝国类似,这个体系会存在两类矛盾,一类矛盾是宗主国内部矛盾,福利阶层和边缘阶层,尽管古罗马帝国迅速扩展,但是,海量剩余的涌入使得贵族和平民的冲突更加尖锐,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物价上;另一类矛盾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这会反馈到汇率上,殖民地货币会不断地贬值,因为剩余被源源不断地抽走了。如上图所示,物价和汇率分别反馈了宗主国内部矛盾和殖民地内部矛盾。殖民地有两个阶层,一个是福利阶层,一个是边缘阶层。宗主国大量抽税导致殖民地物价普遍上涨。福利阶层有福利护盾,但是,边缘阶层几乎是裸着。因此,宗主国的抽税行为导致了殖民地的边缘阶层活得很惨,忍受很高的物价,但是,福利不足。物价越高,边缘阶层被盘剥得越厉害。有趣的是,宗主国和殖民地的情况是同构的,无论是宗主国,还是殖民地均有一定程度的通胀。其实,这也好理解,根子是宗主国要回笼剩余,剩余会从下往上富集。在剩余回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宗主国的股票不断地上扬。事实上,美股的政治属性远远大于其经济属性,那么多剩余上来总有一个去处,除了干这个,还能干啥?因此,美股有一个强大的功能,那就是全球的蓄水池,尤其是剩余价值的蓄水池。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美股就是美元,美元就是美股。3️⃣关于殖民地体系和殖民地体系的维持不少人有一种十分幼稚的企图:希望绕开政治去讨论经济。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因此,要讨论美元体系,我们首先得顺着政治强力递减的方向逐步发问:1、美国的实际边界是否囊括整个地球?2、这是否是一个殖民地体系?3、这个世界是否公平到那种程度——人们基于自愿选择了美元?事实上,殖民地体系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析起点,既包含了强力的部分,也有自愿的成分。近200年来,另一个重要的样本是大英帝国,它是曾经的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后来随着殖民地的独立,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渐下滑。因此,一种货币最重要的根基是它的统治体系,一旦统治体系出现变化,该货币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换言之,国际货币的最深层次本质是一种控制关系,宗主国所控制的范围越广,该货币的国际地位越牢固。在现代金融体系下,这种控制关系可以十分隐蔽:1、殖民地自己“统治”自己,有独立的财政和货币;2、跨国公司掌握关键领域,并攫取大量利润;3、跨国公司不断地把利润从殖民地转移至宗主国;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个极其奇葩的现象,这个国家的货币在不断地贬值,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在这种情况下,殖民地会承受较重的负担,既要维护本国公共体系的运转,又要给宗主国交税。尽管给宗主国交税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是,现代殖民体系的抽税手段太过隐蔽,所以,这种矛盾往往体现为殖民地的内部矛盾。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更加奇葩的现象,一些国家一直在换政府,但是,社会矛盾一直比较尖锐。根子就在于,如果他们不摆脱这种“控制关系”,任何改变都是换汤不换药。站在博弈的角度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政府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它会如何统治?1、它需要一个代理人团队;2、这个代理人团队的最主要职能是抽税;3、它不允许这个代理人团队掌握太多剩余;因此,它会抽税抽到这样一种程度:剩余刚刚够维持一个地方政府。如果没法抽走这些剩余,就靠战争或者经济危机的形式消耗掉。在政治当中,权力体系的维持是第一位的,重要的不是抽走多少剩余,而是维持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相对实力对比,保持既定的权力结构。有了这样一种参考基准,我们的分析就不会离真相太远,只要宗主国能对殖民地保持巨大的影响力,那么,整个体系就很稳固,宗主国的货币地位就很牢靠。先说结论:我们就大致清楚美元体系是怎么运转的,这并不是单纯地靠某种神秘的“小配方”,这是一个极其庞大体系。其中,居于核心的是它的权力体系,1、完备的控制体系;2、完备的文化体系;3、完备的剩余价值流转体系;梳理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要不断地兜售美式民主了。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内部出现过于强大的政治实体,然而,滋养一个政治实体需要剩余。所以,压制地方势力的基本套路就是:1、通过跨国公司抽走殖民地的剩余;2、通过消费主义压制当地剩余的积累;3、通过美式民主兜售给他们一个更费油的“基础设施”;尽管美国的统治体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的体系内部并没有崛起危及到这个体系的政治势力,所以,谈论美元霸权如何如何实在是太早了。最后感谢:土狗哥提供的一系列文献思路
重新梳理下本周,两大重磅事件对币圈的影响,一个是美国5月CPI数据发布,一个是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美国5月CPI数据发布:▲CPI同比涨幅3.3%,低于前值和预期。▲数据发布后,美股和贵金属一度大涨,但随后跳水,道指翻绿,贵金属涨幅大部分回吐,白银在周四早上甚至创新低。▲最近美国的经济数据,除非农就业外,几乎都不及预期,显示经济降温明显。非农数据备受质疑,有人认为数据造假,其实主要是统计问题。一个人打两份工算两个岗位,导致兼职岗位飙升。美联储利率决议:▲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符合预期,但后续表态很有意思。▲美联储将通胀预期从2.4%上调到2.6%。5月CPI降温,美联储却上调预期,让人有点懵。▲估计美联储的报告是提前写的,他们无法提前得到其他部门的经济数据,这也说明美国数据保密做得不错。凡是影响市场走向的重磅数据,美国很少有提前泄露的。▲美联储的利率预测中值显示,今年可能只降息一次,之前预期是三次。我的预测也是顶多1-2次,不可能是3次。市场似乎完全不理会美联储的报告,报告后市场几乎没有额外波动,也不理会美联储的鹰派表态,还是根据CPI数据,预期今年降息两次。这种情况很罕见,但并不意外。美联储的预期管理玩砸了,以前是预期管理高手,但过去不断左右摇摆,已经透支了信用,大家根本不信了。过去一年多,通胀数据高了,美联储就放鹰派预期。股市一跌,美联储就放鸽派预期。要是通胀高同时股市也跌呢?美联储还是鸽派的,因为股市才是命根子。现在,市场已经完全脱离经济数据,美股也开始严重分化,道指和科技股几乎背道而驰,有点末日狂奔的味道了。币圈重新梳理数据,目前动能减弱,这次回调BTC看到6万附近,我们可以围绕6万或57000这个区域去开展工作。
美联储6月会议解读:今年降息还有希望吗?首先会议内容和5月差不多,缩表继续进行,通胀措辞温和。5月CPI公布后,声明内容显示2%目标有小幅进展。点阵图稍显鹰派:4人预期今年不降息,7人预期降息一次,8人预期降息两次,无人预期降息三次,也无人预期会再加息。明年预期降息4次,后年也预期降息4次,终端利率为3%~3.25%,长期中性利率升至2.5%~3%,这表明低利率时代渐行渐远,次贷危机后的非常态已过去,必须彻底摆脱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预期方面,GDP增速预期不变,但上调了今年和明年的PCE、核心PCE预期,略微上调了明后年的失业率预期,显示美联储对经济预期不变,但对通胀反复略显悲观,结合上调利率预期可以看出。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通胀有所下滑,美联储乐见其成。决议前的CPI报告显示通胀好于预期,但还需要更多良好的数据才能开始降息。由于此前的通胀暂时论,美联储对通胀下行持保守和怀疑态度,不能过早放松。当前政策具有限制性,降息条件不仅仅是通胀下行,还要看整体数据。劳动力市场稳健,但就业人数可能被夸大,如果劳动力市场或经济意外疲软,美联储已做好准备。低利率时代已过去,中性利率可能会提高。下一步行动应该是降息。总体来看,这次会议较市场预期更鹰派,但和我个人预测差不多:年内降息1-2次,上调通胀预期和长期中性利率预期,鲍威尔继续模糊降息时间,发表了一些疑似容忍更高通胀的言论和暗示经济可能降温的看法。后面的非农数据可能会下修,因为统计方法误差确实存在,不过薪资增速不确定,可能确实很紧俏。移民带来的劳动力市场供应确实有持续下去的动力,但对通胀的潜在上行可能目前还未显现。住房通胀方面,鲍威尔提到数据滞后,之前飙升的住房通胀可能还需一段时间才能缓解。总体来说,这次会议的点阵图和经济摘要是乐观的鹰派,鲍威尔表态更混合,对一些市场看不到的地方有些担忧,但也有些矛盾地表示担心通胀停滞,既要经济稳,也要压通胀,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地操作,否则很容易什么都得不到。几个疑点:今年通胀上行但还是要降息,鲍威尔表示2.6%到2.7%的PCE数据不错,为什么不现在降息呢?既然目标是2%,那么核心PCE2.75%,整体PCE2.65%甚至后续小幅反弹降息,是更有信心还是信心不足?目前失业率4%,而且劳动力水平可能被高估,美联储为何不预防性降息?2%到底是完全达成还是口号?美联储明年的货币政策框架会不会实际修订通胀目标,让整体通胀稍高于2%?结合长期中性利率小幅上升,美联储似乎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低利率时代彻底过去了,次贷危机后的低利率环境不是常态,低通胀也不是常态,或许2%的目标可以改到2.2%~2.5%,但不能明说,而是在这个区间进行预防性降息。当然,目前水平还是稍高,美联储希望后发制人,不然容易反复犯错。目前来看,美联储似乎把整体经济放在比通胀更重要的位置。考虑到美联储上调了通胀和利率预期,以及鲍威尔对通胀态度温和,可以认为美联储在平衡CPI造成的过度放松风险,必须时时刻刻走钢丝。鲍威尔表态来看,他更担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风险,包括国债市场和整体流动性,这些因素确实比通胀更重要,尤其是在通胀好转的情况下。我认为美联储年内大概率只降息一次,9月或12月的话更倾向于9月,因为高基数效应会使得这几个月通胀放缓,整体流动性趋紧,美联储可能会二次放缓缩表。二季度GDP大概率超预期增长,但伴随消费和投资放缓,三季度GDP增速可能略低于趋势线。劳动力市场方面,4月职位空缺率下跌到4.8%,5月失业率小幅上行,劳动参与率随毕业生毕业下跌0.2个百分点,后续失业率可能下降到3.8%甚至更低。鲍威尔强调薪资增速与2%不符,后续薪资增速可能放缓,但环比依旧在0.3%左右,支撑美国经济不熄火太快,不过通胀也易涨难跌,CPI中枢会在3%一线,PCE通胀在2.5%左右,稍高于美联储目标。通胀和实际中性利率各自上移0.5个百分点,中性利率上移一个百分点,3.5%到4%较合理,与萨默斯看法类似。总结此次会议基调,就是鹰中带鸽,强硬是主旋律,偶尔担忧和乐观一下是平衡。美股在7月中到8月初可能开启连环下行,一直到10月底11月初的美国大选。核心逻辑还是AI概念和软着陆预期,尚未证伪。美元受益于偏强的美国经济和鹰派美联储,这也是鲍威尔提到的强美元原因,但欧元和英镑下行幅度有限,日元还需看日央行周五的购债情况,没有受益于美日利差收窄。加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可能会被鸽派央行压制,整体来看DXY依旧窄幅偏强震荡,后续走强概率较大。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未能充分定价只降息一次,后续大概率摸高4.7%,5%不是不可能。2年期美债和10年期美债的倒挂程度可能逐步减小,收益率曲线趋平和斜向上,表现软着陆情况。美联储缩减QT和开启QE可能也会改善收益率曲线倒挂。或许,此次会议开启了新周期——次贷危机过去,我们再次面对高通胀和高利率——只是金融系统和人们能否习惯,还需时间验证。至于BTC大饼,我们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美联储连续多年6月会议特意放鹰,那么本周将迎来重大利空?从2021年起,美联储每年6月都像是在打经济战,疯狂释放鹰派信号:2021年6月会议:美联储“点阵图”上移,仿佛是打响了加息的第一枪,标志着超宽松货币政策开始撤退。2022年6月会议:美联储直接开炮,加息75个基点,并大幅上调利率预期。2023年6月会议:美联储暗示还要再加息两次,感觉像是准备好了弹药,随时要开火。2024年6月会议:估计又要上调利率预期,甚至是长期中性利率预期,好像战争机器已经全速运转,随时准备冲锋。对于股市、币圈、黄金而言近年来每年的6月,美联储仿佛都在宣战,不断调高利率,让市场不得不跟着上下起舞。这几年美联储在6月会议上连续释放鹰派信号,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在疫情后,美国经济大幅反弹,供应链问题和需求激增导致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巨大。2021年4月,美国CPI同比上涨4.2%,揭开了通胀失控的序幕。5月,CPI同比上涨5%,达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面对这样的通胀压力,美联储不得不调整策略,开始释放加息信号,标志着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这一年的6月会议上,美联储点阵图上移,首次发出了加息的预警。2021年底前美联储原计划加息两次,但到了3月会议时,他们却改口说2021年底前不会加息。搞笑的是,他们还小幅上调了隔夜逆回购利率0.05个百分点到0.15%,就像给市场打了一点强心剂。然而,美联储官员们还在坚持“通胀是暂时的”这个说法,反应简直像乌龟一样慢。鲍威尔事后说,要是早点开始缩减购债和加息就好了,后知后觉嘛。他回顾了一下,觉得美联储至少落后了三到四个月:6月就可以开始释放缩减信号,7月行动,11月退出,然后2021年底开始加息。不过,他也承认,如果这么做,虽然就业和经济可能会有点受影响,但通胀也不会这么抽象和难搞。2022年:两年前的今天一份8.6%的CPI报告彻底搅乱了市场预期和美联储的计划,此前美联储一直说连续加息50bp,然后被CPI打得措手不及,被迫连续加息75bp,这份报告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美债收益率倒挂,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在这次会议上,美联储也是大幅上调了终端利率水平和通胀预期,还下调了GDP预期,暗示会以牺牲经济增长来抗击通货膨胀,声明中添加了“FOMC强烈承诺让通胀回归2%”的话;此后美联储又连续三次加息75bp,终端利率目前是很多人无法预测的5.5%;不过好消息是,目前还没有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只是通货膨胀确实高了一点,所以这次会议估计还会说通货膨胀的问题——只是措辞不太可能鹰派了。2023年:美联储又来了一波超预期的鹰派操作。在CPI连续好于预期的情况下,美联储把点阵图上调了50个基点,还上调了GDP和核心PCE预期,下调了整体PCE预期。鲍威尔说还要再加息一到两次,虽然这次会议没加息,但这只是跳过,不是暂停。不过,这次鹰派操作对整体金融环境的影响并不算特别大。美联储在7月进行了这轮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然后后面几次会议都没再动手,还在年底提前放松。现在来看,这可能是一个类似2021年的错误。不过也不能全怪金融环境放松,美国的消费习惯、政府的财政补贴、资产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共同作用下,美国通胀还是偏高,但经济也没衰退。只能说,美联储这次是在玩一场金融战争,看他们怎么打了。2024年:即将召开(北京时间本周四凌晨2.00),基本情况是通货膨胀连续超预期+就业市场强劲+经济继续增长;美联储可能会是上调利率预期+失业率预期+通货膨胀预期+下调GDP预期这个组合。有意思的是,目前稍高的失业率和稍低的GDP都让位给了通货膨胀,说明美联储对通胀的打击欲望非常强烈。恰巧劳动力市场还算硬核,经济增长也不慢,这就让美联储在高利率的战场上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让通货膨胀缓慢下行,逐步达到2%的目标。当然,还是那句话,5月的CPI报告也非常关键,预期市场将会出现较大波动。标普指数波动率可能大于等于1.5%,交易员们也都在用各种方式进行对冲,战场上布阵迎敌。现在来看,可以总结几点:1.美国通胀顽固超预期,尤其是年初更容易上行,可能和季节性因素有关;2.美国经济也强于预期,22年中开始的衰退信号到两年后现在都并没有实现,并且二季度GDP增速似乎又要超预期;3.美联储在早期误判后希望更紧缩,而且经济就业通胀也支持更紧缩,如果放松可能继续犯错;4.市场的反应可能也在逐步钝化,目前的主线还是不衰退+AI,利率和通胀属于第二要素,除非过于紧缩不然不会有太大冲击。继续静候CPI报告和美联储会议,我还是建议大家保守采用接针防御模式。
一周宏观层面重点回顾:非农数据来回反转,简直就是一场太极拳。软着陆、过热、滞胀、衰退,每种状态都能轮到你,周一喊衰退,周三说软着陆,周五又成滞胀,这周剧情真是跌宕起伏。1、本周数据和市场交易错综复杂,周一的ISM制造业PMI一度让市场惊慌失措,周三的服务业PMI又成了接着奏乐接着舞,周五非农数据则引发了通胀担忧,降息预期从几乎降两次变成大概率只降息一次。2、本周美联储降息预期继续波动,但整体有所下行。美股方面,英伟达大涨带动,标普和纳指均触及新高。道指涨0.29%,纳指涨2.38%,纳指100涨2.5%,标普涨1.32%,但小盘股罗素200跌超2%。科技股中,英伟达再次大涨超10%,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一度超过苹果;苹果涨2.4%,为去年12月以来新高,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微软累涨2.1%,市值3.15万亿美元;谷歌周五跌超1%,全周涨1.14%;亚马逊涨4.45%,市值突破1.9万亿美元;Meta涨5.6%,特斯拉逆势跌0.34%;台积电大涨8.8%,市值突破8500亿美元;博通涨5.88%,市值突破6500亿美元;阿斯麦大涨7.1%,市值突破4000亿美元,位列欧洲第二。3、现货黄金和白银周五均重挫,黄金大跌3.5%,白银暴跌6.9%。本周黄金跌1.55%,失守2300美元,白银跌超4%。其他有色金属也下挫,铜铝镍本周均重挫。受周一欧佩克+增产和ISM数据引发的衰退担忧,两油本周跌超1%,但从盘中低位回升,跌幅收窄。4、美元指数DXY本周上涨,主要是周五非农数据后的大涨抹平跌幅,收盘接近105关口,周线上涨约0.23%。欧央行和加央行本周开始降息周期,但欧央行释放鹰派信号,因为通胀依旧顽固且经济有所反弹,市场对其降息预期有所削减,预计年内再降息一次;加央行年内或仍有三次降息空间,因经济相对疲软且通胀低于美国。5、各期限美国债本周整体下跌,主要是周一的衰退交易和周三的软着陆交易,不过短债收益率最后上扬,主要是非农数据强化了紧缩预期。纽约尾盘,2Y美债收益率为4.89%,10Y国债收益率为4.44%,倒挂幅度为45bp,比上周有所扩大。6、BTC大盘在72000高点插针到68400附近,各大山寨开始血洗,最高跌幅超过40%。目前BTC稳住了,但山寨币出现了阴跌,各做市商利用非农数据大做文章。市场等待下周美联储决议、CPI数据等,继续评估美联储的利率路径和美国经济前景,在考虑策略方向。
最近很多兄弟说搞不懂宏观消息面的影响,今天聊聊影响币圈的宏观数据盘点,逻辑是按当前“停止加息➡️开始降息”区间反馈,这些数据反映的是小周期、即日的美股、黄金、币圈的走势。而在大的周期下走势需要做整体组合型分析,即一两个数据无法反映,需要更多数据结合。比如今年有降息预期我们可以视为BTC大盘牛市依然存在。大家在看@Phyrex_Ni 倪大 @Trader_S18 T大@BTC_Alert_ 会所哥、@ShanghaoJin 哥等大佬平日的宏观文章的时候就会经常看到他们分析这些数据,无奈大佬们写得太深,很多兄弟看不懂,接下来,我给整理一下这些数据,分别与通胀、就业、经济相关基础知识。一、与通货膨胀相关的数据核心cpi、整体cpi、核心ppi、整体ppi核心PCE物价指数、美国PCE物价指数密歇根大学1年期通胀率预期、消费者通胀预期这组数据与美国通货膨胀息息相关,有过去的通胀和前瞻通胀,核心类的数据比正常的重要、ppi可以传导至cpi,当然美联储比较青睐的是PCE价指数。另外市场更关心的是前瞻通胀。当前环境下,这组数据低于预期证明联储降息节奏加快为佳,符合预期为正常。二、与就业相关的数据续请失业金人数、初请失业金人数。当前环境下,数据超预期为好;失业率、JOLTs职位空缺。当前环境下,数据超预期为好;小非农ADP就业人数 、大非农就业人数。当前环境下,数据低于预期为好。因为美联储的两个执政目标为抗通胀、保就业,所以当就业数据差的时候对应的是降息提前逻辑。三、与经济相关的数据GDP、调整后真实GDP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Markit制造业PMI、Markit服务业PMI核心零售销售月率、零售销售月率、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预期指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这组数据,在当前环境下,低于预期为常规衰退,降息节奏加快,高于预期证明经济强劲,软着陆概率加大不利于降息。经济相关的数据比较模棱两可,需要具体情况下具体分析,没有普适性,就是怎么说都像是对的,但通常好就是坏、坏就是好的逻辑依然存在。四、其他具有指向性的事件美股财报季,重点放在纳指前十名权重科技股上,这些公司的过去业绩和未来业绩指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纳指走势。财报公布一般是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几周开始,大概时间在1月-2月、4月至5月、7月、9月-10月,分为大致四个周期,每个周期披露各自财年的财报。美联储议息会议、美联储鲍威尔讲话、美联储官员讲话、美国财政长讲话、美国财政部发债情况等等,这些事件会更为直观地观察到高层对美国现状的表述,以及未来的做法,所以同样值得复盘。当然,具体逻辑,要在实战中具体分析,建议每次数据公布后,拿着这篇文章去对照纳指期货瞬时反应,大概就明白了。举例:今天晚上(北京时间20:30)发布的美国核心PCE数据被认为是描述潜在通货膨胀趋势的较好指标,通常影响着美联储实施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也因此受到了投资者的密切关注。那么,美国核心PCE数据对币圈价格有什么影响呢?一般而言,如果核心PCE数据较前值上升时,表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增加,有利于带动美国经济增长,对通胀水平起到提振作用,若能够达到美联储通胀目标,美联储会倾向于紧缩货币政策,通常利好美元,利空股市、黄金、币圈。反之,核心PCE数据较前值下滑,则会不利于美元,而利好股市、黄金、币圈不过,倘若核心PCE数据保持不变,就表示美国国内个人消费情况变化不明显,对币圈价格的影响不大。但如果通胀目标长期维持在2%以下,为了提高通胀水平,美联储在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会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时候虽然数据没有变化,但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轻微打压美元,也就是我们看到了的美联储长期说的降息考虑指标。从而利好币圈、黄金、股市。另一方面、若核心PCE长期维持在2%以上(目前2.8),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实施持续加息的政策,此时利好美元,利空黄金/股市/币圈。总而言之,我们币圈韭菜在进行做单的时候,核心PCE数据与币圈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韭菜的买卖信号。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判断依据短线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深度挖掘:Ethena (ENA),加密世界赚钱机器,ENA值得长期持有!(投研报告)先说结论:投研完后Ethena是一个会赚钱、能赚钱、并且正儿八经落地赚钱的台子,其代币(ENA)值得拥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前言:Ethena到底有多赚钱?Ethena最近一周的日入达到了680万美刀,一跃成为最赚钱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根据Ethena的官网,现在它正给超过35万用户发放USDe稳定币,年化收益率高达67.2%。DefiLlama的数据显示,Ethena的USDe市值在过去一周里涨了43%,一个月涨了409%,总值达到了8.4亿美金。Ethena Labs今年2月19号在公链上正式亮相,USDe一上来就开出了27.6%的年化收益率,远超Anchor Protocol给的20%。这比去年5月崩盘前的TerraUSD(UST)还要高。Ethena 正在构建衍生品基础设施,使以太坊能够通过 stETH 上的 Delta 中性头寸转型为全球互联网债券,从而创建第一个加密原生、具有收益的稳定币:USDE。一、#Ethena 到底是个啥玩意?#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合成美元 (synthetic dollars) 协议,以 ETH 作为底层资产标的USDe 是个在以太坊链上的合成美元协议,用 #ETH# 做底层资产。它通过现货 ETH 和期货 ETH 空头抵押构成,二者对冲成为一项 Delta 中性的稳定资产。即使 ETH 的价格波动,USDe 的铸造和抵押的价值也几乎不受影响,确保了资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说人话:是无论ETH涨跌,#USDe# 都能保持其价值稳定,你可以理解为以太坊版本的USDT。你可以理解为持有ETH现货并做空对冲,抵押发行 $USDe ,防暴跌、保稳定的币。二、Ethena 赚钱的运作逻辑?1、假设我们投入了1000刀的 #stETH,扣掉各种对冲和操作成本之后,可以铸造出1000刀的USDe。#2、然后Ethena会自动在中心化交易所(#CEX)上开一个等额的ETH对U(# $USDT 或 $USD )的永续合约空头,进行对冲。3、我们放进去的stETH不会直接扔CEX,而是转到 #Copper# 、#CEFFU、##Cobo# 这种托管机构手里,这样就能避免那些麻烦事,比如资产挪用或者CEX炸了。4、这操作中就有两个能持续赚钱的路子,还会作为奖励送给质押了的USDe(sUSDe):a/挂在以太坊上质押PoS的收益,年化大约3.2%;质押 PoS 收益比较固定,保证了一个最基本的稳定收益。b/还有就是从delta对冲那些衍生品头寸上撸到的资金费和基差价差,年化收益能有5到30%。三、Ethena 背景如何?1/Ethena完成2050万美元touzi,#Dragonfly# 领投,并得到BN,Deribit,Bybit,OKX,Gemini和Huobi等交易平台以及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及其家族办公室的支持。•种子轮:价格未知,融资 650w,估值未知•战略融资:价格 0.019u,融资 1400w,估值 2.86 亿2/#MakerDAO# 创始人 #Rune# 也在昨天 (30 号) 通过个人地址将 566 万 USDT mint 成 USDe四、Ethena 的缺点是?Austin 在文中指出,其更愿意将 USDe 称为一个「结构性票据」,而非稳定币,并剖析了 USDe 的四层潜在风险:1/是质押层面的安全风险,质押节点的安全性及可持续性是否可得以保证;2/是期货合约开设平台的安全风险,无论是 DEX 还是 CEX 均存在黑客攻击风险;3/是合约可用性风险,有些时候可能根本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进行做空;4/是资金费率风险,虽然空头头寸的资金费率大多数时候为正,但也存在转负的可能性,如果在加权质押收益之后的综合收益率为负,对于「稳定币」而言是相当致命的。尽管Ethena的方法创新且有潜力,但该项目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完全推出。由于加密货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Ethena的稳定币USDe仍面临着潜在的风险。五、关于 #ENA# 价格预测?ENA 总量 150 亿,初始流通 14.25 亿 (9.5%)。目前市场上有多个对 ENA 价格预测的估值模型,例如:1/参考场外平台 (如 aevo 等) 成交价:$0.65;2/根据往期币安挖矿项目平均收益率 (年化 123%):$0.45。3/要是根据 PE 来进行估值的话价格会更高。因为以最近 #Ethena# 的收入来推算,Ethena 年收入获将达到 3.3 亿美元。🫡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看不懂的SOL结语:总的来说Ethena是一个会赚钱、能赚钱、并且正儿八经落地赚钱的台子,他的代币(ENA)值得关注,流动性质押衍生品LSD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 #LSD# 稳定币领域即将出现新的创新。相信在以太坊坎昆升级后崛起的带动下,稳定币也将迎来一波热潮,让我们拭目以待。@FLS_OTC@jiujinshan2022@Phyrex_Ni@hellosuoha@bitfish1 最后希望各位大佬指正。
先抛出一个概念引起讨论,再把讨论变成“思想”,上升到战略高度。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命题作文式观念炮制程序。但中共就是依托这种程序来炮制“思想”的。现在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权像中共这样重视“思想”。中共说的“思想”实际上是指“思想控制”,也就是用观念武器来协同行动和展开宣传攻势。外界通常比较轻视中共的思想宣传。有段时间,中共自己官僚也普遍松懈。习近平政府比起历届中共政府来说都更重视思想宣传。习近平政府的思想宣传并不像不少人想象那样没有效果。相反,当局把思想宣传当成巩固统治的根基,是比镇压和维稳成本更低的強化统治手段。就其观念生产和传播流程来说,我们看见自证预言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先抛出一个提命题作文,再在社会讨论过程中把它变成战略思想,然后调整所有的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直到最终实现用实践兑现观念的效果。並不是每一回都这样成功,但成功一次对于中共来说意义重大。比如有一段时间,“中国梦”这个命题作文炒得沸沸扬扬,后来不了了之,事实上中共也不可能兑现这种抽象概念。即使可以兑现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也不见得帮助中国经济起死回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比上面这些概念更加宏伟而且抽象,看起来是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出现了自证预言的情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是习近平2017年第一次尝试提出的,等它真正开始流行起来是2020年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见美国出现了全球性战略收缩:引导投资回流美国本土优先给美国本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与盟友打贸易战,延续“亚太再平衡”战略进行战略东移(其代价也包括其他地区出现战略收缩)。与此同时,中国则抓住机会填补美国战略收缩后暴露出来的战略空间。比如中东问题上,中共就出现了战略调整,变得更加进取,而且是明显拉偏架。中国还借助俄乌战争削弱俄国的间隙,一边加強自己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一边拉拢中亚和巩固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顺着一带一路扩张出去的,还有中国在印度洋的存在感在进一步加強。欧盟在对华关系上出现的内部分歧,很大程度上也跟中国对欧盟影响力明显升高有关。而最迟2018年以后,中国对欧盟的外交战略也以挑拨美欧关系和疏远美国影响力为主。与此同时,印度近几年开始出现经济起飞迹象,而其外交战略也不与西方同调,而是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响应中国跟俄国的多极化论调,也包含在中国讲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虽然我们并不能一口论断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兑现了,但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得到了一定国际响应,甚至一些外国领导人也跟着唱和“东升西降”。而印度、巴西、墨西哥、越南等国虽然明面上不跟着中国说“东升西降”,却在积极支持世界多极化以削弱美国的世界霸权,并且还利用俄乌战争中立,两头通吃。这样情况对于中国来说,依然正中下怀。即使这些中立国家不是中国的朋友,但他们战略上疏远美国更符合中国利益。美国和西方要特别警惕在俄乌战争期间逐渐增加的新中立国家,这些国家与其说是中立,不如说是企图疏远美国和西方阵营。即使不见得增加中俄阵营的胜算,但也是削弱西方世界的全球影响力。这只是举一个例子。中共在进行思想宣传的时候,往往也配合战略调整来推动行为上的变化。中共经常会提出一些大而空的抽象概念。这些宏大的抽象概念,往往没有引起西方世界足够警惕,即使对中国政府有反对意见的中国人也意识不到问题严重性。虽然这些空洞概念也可能烂尾,但只要他们兑现一次,中国的社会痛苦就会延续很多年。用思想对抗思想,用观念对抗观念。对于反对极权政府的普通人来说,正视你的敌人凶悍顽强之处,要比轻视你的敌人、还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更有现实意义。当然,还有一种人是:一旦提到敌人如何凶悍顽强,立马就哭天抢地渲染敌人如何不可战胜。这种情况跟前面轻视敌人的情况一样,都是公民社会不成熟的表现。中国确实没有像样的公民社会,许多人将之归咎于被剥夺公民权利,而不是追责自己在公民意识上有欠缺和失职。公民社会是这样一种概念:它並不是由国家授予的,而是由自己去争取的。只要有公民意识在个体身上反应強烈,个体就是公民社会。你在哪里,公民社会就在哪里,不必等独裁国家授予你公民权利。要做公民,不要做群氓。群氓总在嬉笑怒骂、怨天尤人。但是公民不同,公民总是在为公共权利斗争。不管以何种形式坚持斗争,公民意识绝不是聪明人坐等坏事发生。
米尔斯海默跟基辛格一样生不逢时:他们只属于19世纪。放在21世纪,不是他们不够现实,也不是现实不顺从他们想象,而是他们认识的现实与我们这个时代感受到的迫在眉睫的现实有错位。中国应该把米尔斯海默请过来当国师,毕竟一个是19世纪国家,一个是19世纪思想家,本来天作之合,奈何互相看不起。不是现实主义有问题,而是米尔斯海默认识的现实不存在于我们的时代。他对中国的认识並不完全准确,对美中俄关系的想象更加迂腐。至于他的联俄抗中大计则纯属一厢情愿。假如你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者,你应该假设中国和俄罗斯也奉行现实主义法则。你的联俄抗中大计,实际上要取决于俄罗斯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依据现实主义法则就是,怎么对我来说利益最大,我就怎么做。显然,假如美国要联俄抗中,对俄罗斯来说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就是两头通吃,既要又要。这是什么意思呢?俄罗斯只能寻求不断升级美中双方矛盾冲突,同时又两头讨好,这样美中两边都会拉拢自己。在最理想情况下,俄罗斯当然会更希望美中恶斗互相削弱,而不是帮一方打垮另一方。俄乌战争以后,中国一直想这么做,但是美国已经不给它占便宜的机会了。米尔斯海默仍然有相当迂腐且不知变通的政治观念。不仅俄罗斯不可能上联美抗中的当,因为这不符合现实主义原理,就算在俄乌战争第一年,中国想趁火打劫玩两头通吃,也没有得逞。这不是现实主义政治破产,而是19世纪思想僵尸无法适应变幻莫测的现实政治。
美国前国务卿彭培奥在回忆录中讲他跟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细节:彭培奥告诉金正恩,中共一直向美国表示,只要美军撤出韩国,金正恩会很高兴。听到这里,金正恩笑着敲桌子说中国人都是骗子。金正恩说朝鲜需要驻韩美军来保护朝鲜安全。中共要求美军离开,是为了像对西藏和新疆那样对朝鲜半岛。彭培奥在这里补了一句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军事存在对朝鲜来说根本无所谓。这段讲述看起来很轻松,但有不少地方让人深思:1. 朝鲜在半岛上经常升级挑衅行为,表面上是做给韩国和驻韩美军看的,但从金正恩的立场来看,保持半岛均势才更有利于牵制中国威胁朝鲜安全。这些军事挑衅看起来是朝鲜撬动美韩施压中国,而朝鲜就用这种方式重塑与中国对话的主动权。2. 专制国家对民主国家的信任度要大于对其他专制国家的信任度。这看起来不难理解,因为专制国家通常充满黑箱政治和幕后交易,而且缺乏透明度也很容易引起有关阴谋和不正当目的的猜忌。另一方面就是权力的任意性也可能使得其他专制国家没有安全感。这些情况是专制国家宁愿相信敌人也不相信朋友的重要原因。假如民主国家结成民主国家联盟,专制国家就算也跟着结盟,也很容易因为内部矛盾分裂,甚至倒戈相向。3. 根据朝鲜近期的反应(说中国是千年宿敌)来看,朝鲜宁愿用武器跟俄罗斯换粮食,也不肯过度依赖中国。高调加強与俄国亲密关系也被认为是疏远中国。许多迹象表明中朝关系恶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2017年朝鲜官媒罕见地点名批评中国。今年7月,朝鲜突然将广播电视卫星从中国卫星改为俄罗斯卫星。同样在7月,北京举行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招待会,驻华朝鲜武官并没有到场,甚至海外中国大使馆举行的建军节活动,朝鲜方面也没有派人参加。7月下旬,朝鲜向国际频率管理机构发电邮反对中国在中朝边境附近地区设立电信设施,也被认为是罕见表达对华不满表态。今年8月,平壤下令全国禁止观看中国影视剧,与中国历史有关影视作品也被禁播。此外,还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透过公安、海关、海警扣押多宗朝鲜走私物品,包含多种奢侈品、毒品,价值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甚至连中古铁路机关车也被中国公安扣押,其后不久还被拿去法院拍卖。有学者认为中国跟朝鲜关系恶化原因是朝鲜半岛核问题。表面上看朝鲜核武器是用来威胁韩国和驻韩美军的,甚至也拿来威胁日本,在北京的感知中,平壤的真正目标是用核武器来提防中国。俄乌战争以后,朝鲜对侵略威胁感受更加紧迫,这可能是中朝关系破裂的直接原因。中朝关系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破裂,尤其是1960年代最严重。最迟在2014年中国跟朝鲜就开始了新的裂痕。中国传统的做法是将朝鲜视为战略缓冲区,对朝鲜来说,这是扼杀朝鲜国家主权和限制朝鲜发展。朝鲜寻求核武器強化自身主权地位以后,反而有可能跟美国和日本建交,因为核武器的首要目的是摆脱跟中国的从属关系。如果与美日恢复关系,朝鲜不排除也会仿效中国和越南推行半开放政策。朝鲜在中国压迫之下,其生存困境与处在印度压迫之下的不丹相似,而且印度还吞并了锡金。朝鲜选择了与锡金和不丹完全不同的以小博大的生存策略,企图在大国对抗的政治夹缝中拓展生存空间。在朝鲜政治精英的认知中,朝鲜贫穷、落后、封闭的现状与中国企图将朝鲜设为战略缓冲区的企图有着直接关系。朝鲜核开发战略就是在改正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恢复正常主权国家地位才是朝鲜当前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4. 朝鲜未来有与美国、日本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前提取决于朝鲜能不能成功摆脱中国控制。朝鲜不但不排斥跟美国接洽,还会很乐意跟美国建交。但是朝鲜就算想这样做,也会用一系列漫长的艰苦斗争来达到目标,其实只要金氏政权稍微低一下头,美国就会过来接触。美国当然是希望通过与朝鲜建立关系解决朝鲜半岛危机,但更有价值的战略目标是解除中国的所谓战略缓冲区。其实中国军方有人表态说,朝鲜作为战略缓冲区已经没有什么价值。战略缓冲区这种非常陈旧的观念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老古董。但是就算没有用,北京当局也要让封闭和孤立的朝鲜摆在那里。北京当局也同样乐于看到朝鲜挑衅美国和韩国,尽管这种挑衅对北京来说损人不利己。胡锦涛以前在内部会议上讲话说羡慕朝鲜高度封闭的思想统治形态。习近平政府的许多做法也像极了模仿朝鲜进行思想统一改造。5. 朝鲜既需要朋友,也需要敌人,甚至比起需要朋友来说更需要敌人。这是朝鲜实现区域均势的最重要战略考量。就朝鲜的情况来看,朋友对自己的威胁要比现实中的敌人威胁更大。敌人不见得侵犯朝鲜,但朋友却经常无视朝鲜主权和国家利益。尽管朋友才是朝鲜获得支援的直接来源,但是朝鲜不会像一般小国一样乞怜,而是利用大国博弈间隙,趁机揩油。朝鲜跟中国的传统做法很相似:他们求人的时候反而趾高气昂,摆出“给你脸你敢不要脸”的架子。这是外强中干的专制国家的生存之道。如果朝鲜成功实现民主化,而且不跟韩国统一的话,朝鲜这种国际关系手腕会玩得非常漂亮,甚至超过韩国。但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就算外交战略上得一个满分,国家沦为失败国家还是得不偿失。
今天有粉红出来跳骂“恨国殖人”将爱国污名化,声称公众吃日本小学生的人血馒头,还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凶手是受仇恨教育的“爱国人士”,然后顺手就把脏水泼给“恨国殖人”,意思是“爱国人士”怎么可能犯罪,犯罪的都是“恨国殖人”。这种语言粗鄙、逻辑暴力的言论通常我是看不起的,但应朋友之邀就浅谈一下:1. 爱国还需要别人来污名化吗?今年6月,在日本用随地大小便来羞辱靖国神社和表达爱国情怀的网红“铁头”,此前因开赌场和非法拘禁被判刑三年六个月,后来还在直播间自曝嫖娼,再后来又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立案侦查。你要说“铁头”不爱国,等他下回出狱一定摸着网线过来打你。今年9月初,在圆明园故意挑衅日本游客的网红“亚人”也是多次高调秀爱国情怀,2019年他因涉嫌性侵、勒索、敲诈六名UCI女留学生及未成年人而被判刑两年,刑满释放后被强制遣返中国。再往前,2012年U型锁事件:中国大陆突发反日示威运动期间,爱国人士拿U型锁打穿中国一名日本车车主头骨致其永久残疾,理由是受害人不应该开日本车。我猜,你肯定说这不是“正宗爱国人士”,爱国不正宗等于正宗不爱国。那么,谁才是你们眼里的“正宗爱国人士”?政府官员算不算?政府官员肯定是正宗爱国人士吧?别的不说,光是关进秦城监狱的高级别官员有多少?还有不够资格关押在秦城监狱的中低阶官员又有多少?他们在没有落马之前,哪个不是爱党爱国?现在高喊爱党爱国的官员有哪一个你敢打包票说这个人是绝对正宗爱党爱国,以后绝对不会落马关进监狱?你以为我要说“不是罪犯,我都没资格爱国”?我们“恨国人士”当然也有不少“罪犯”。我们中间有律师、有记者、有民权运动家、有维权人士、有网路作家和计算机工程师,还有坐牢坐到死的作家和大学老师,还有因为支援工人罢工被人间蒸发的大学生,还有因给习近平画像泼墨就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普通人,我们很多人都坐过牢,我们还有很多人甚至未经判刑就被秘密关押在不知道什么地方……我们当然是“罪犯”,中国监狱里关押得最多的就是我们这种政治犯。往往就是我们这些政治犯,最关心中国社会是不是哪里又发生维权事件了、哪里又有人无差别袭击路人和儿童了、哪里又有人上告无门上网求助了、哪里又有人因为绝望和抑郁自杀了……像我们这些“罪犯”,不但喜欢关心这些公共事件,还想跟政府讨真相。哪怕我们只想知道铁链女到底是谁,我们的行为也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显然我们是大逆不道的“罪犯”。你们爱国人士最喜欢对我们喊打喊杀。没有人救助我们,我们这些下贱的“罪犯”只能守望相助,但这也不被允许:如果我们互相声援、互相帮助,你们正好把我们抓起来当寻衅滋事的“罪犯”关起来。我们当然是“罪犯”,我们卑微的犯罪缺少技术含量,不像你们关进监狱的“正宗爱国人士”,进监狱还能享受特权。你们“爱国人士”,爱国一定要让别人看见,你们生怕别人看不见自己爱国。爱国不被人看见就像走路不捡东西就算丢。你们“正宗爱国人士”太高尚了,像我们这种政治犯是不配关进秦城监狱的。2. 吉林刺美案、苏州胡友平案、深圳沈航平案是不是恨国人士干的,公开透明调查审讯全过程不就行了?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不公开调查、审讯全过程呢?是怕别人跟着学恨国吗?还是怕“爱国人士”打击“恨国党”打击得不够彻底?要不你直接发枪给“爱国人士”来个全民武斗一次性解决我们这些“恨国罪犯“?中国政府藏藏掖掖做什么?假如这些案件全部是我们的人干的,不妨公开全过程,让社会监督,让义愤人士打我们的脸,你们还可以接连羞辱我们三次。但是中国政府为什么不公开调查和审讯?我们如果跟中国政府要结果会不会被判寻衅滋事罪?我们会不会被失踪?我们知道,有见不得人的地方才会有藏藏掖掖,没有见不得人的地方,你藏藏掖掖做什么?做贼心虚吗?
《外交事务》发文为即将出版的《Reagan: His Life and Legend》一书预热该书作者提出:有关里根总统挑起军事竞赛和遏制苏联扩张导致苏联灭亡的说法将里根神化了。苏联灭亡更大程度上源于戈尔巴乔夫推行自由化改革,踩中了所谓“托克维尔陷阱”。里根任上,苏联领导层短期内发生了多次更迭。1982年至1985年,苏联领导层先后经历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接二连三去世,最后轮到戈尔巴乔夫上任。客观来说,1982年至1985年这几年苏联领导人接二连三在任上去世,这应当视为政治动荡(尤其是围绕领导人病死引起的继承人斗争和路线斗争)。政治动荡给戈尔巴乔夫仓促接班创造了条件。如果契尔年科多活5年,戈尔巴乔夫能不能接班还不一定。在这期间,里根政府对苏政策富有弹性,既有持续压力,也有灵活让步。很难说处于政治动荡的苏联有进取心主动与美国升级对抗。戈尔巴乔夫跟里根反而更倾向合作避免冲突升级,而不是持续升级对抗(然后依照人们假设拖垮苏联)。戈尔巴乔夫接班的时候,苏联政治一如既往地混乱,但是还不至于说危及到政权稳固。不论是里根政府,还是苏联高层,没有人预见到戈尔巴乔夫从有限开放公私合营开始一步接一步走向私有化和自由化,也没有人预见到改革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到最后冲破政权全部防线的。如果说里根政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苏联灭亡,我认为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戈尔巴乔夫与里根政府缓和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诱使戈尔巴乔夫背离了保守主义路线,转而尝试适度开放。美国跟叶利钦时代的友好关系是从戈尔巴乔夫时代就开始了。叶利钦时代大刀阔斧的自由化改革就很像是依照西方民主国家的想象来进行的(尽管西方社会普遍不了解叶利钦改革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叶利钦选择普丁接班之初,普丁也一样以亲西方形象登场,甚至普丁在相当长时间内被俄国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痛斥为西方国家的代理人(他们也这样骂叶利钦)。俄国这种亲美政治路线是戈尔巴乔夫开启的,俄国的自由化也是戈尔巴乔夫开启的。不应该轻视戈尔巴乔夫跟美国缓和关系、加强接触以后发生的转变。也不应该轻视政治动荡对戈尔巴乔夫发生误判的影响。我反而反对秦晖提出所谓的“苏联模式政权测不准理论”(甚至都不是规范的学术提法),这种说法假设领导人观念发生突变,却无视领导人在审度时事时出现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这种理论混淆了前后政府在政治逻辑上的连贯性。比如邓小平处理毛泽东政治遗产的态度和习近平对待胡锦涛的政治路线,在这些执政逻辑背后有其内在的连贯性,並不是表面看起来的突变。反而务实的领导人更可能根据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局势做出符合其认知的判断,而不是一味刻板地拘泥其前任的政治路线(比如华国锋就是这种务虚不务实的人)。Max Boot认为升级对抗中国无益于推翻中共的极权政权。他猜想只有拖到中国出现戈尔巴乔夫式改革家才可能看到中国重蹈苏联覆辙。Max Boot甚至说,美国应该放弃幻想美国有能力改变中国。但是这种观点也存在很大问题:习近平政府从一上台开始就反复警告党内不要重蹈戈尔巴乔夫覆辙,甚至专门拍摄内参纪录片要求全党全军学习苏联灭亡教训(其中也包括痛斥戈尔巴乔夫改革搞垮苏联),这些情况恰恰说明中国正在不断从苏联灭亡中汲取教训。Max Boot这种设想才是不切实际的。如果美国不持续施加压力,就很难看到对手出错的时候;压力越大,对手出错风险就越大。如果美国不采取进攻态势,那就会轮到中国采取进攻态势。这方面千万不要低估北京的决心。
#認知戰 台灣大選前美國之音采訪台灣信息戰和認知戰研究專家、現任立法委員沈伯洋。沈伯洋對中共認知戰技術層層剖析有重要學術及科研價值。透過沈伯洋介紹,我們發現認知戰比洗腦術更危險,因為認知戰不僅涉及認知擾亂,還伴隨認知移植,公衆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被認知戰製造的宣傳效果牽著鼻子走。中共對台認知戰被用來長期干擾中間選民,透過捏造虛假熱點議題和公共討論,塑造公共認知,將中間選民培養成自己傾向的一邊。這種手段也可能用於干擾美國的搖擺州和中間選民。但同樣值得警惕的是,去中心化的認知戰也在持續不斷地影響和培養公共認知:即使其宣傳内容既不造謠,也不為中共政權公開辯護(甚至打著反中共政權的幌子),還是可能給中共意圖打壓的意見群體製造障礙,給在潛在敵人之間製造大混戰的效果。公衆對於認知戰應該提高警惕。尤其是公衆集體出現一些高度相似的言行和社會心理時,要特別警惕是不是認知戰造成的效果。
Bloomberg:加拿大的TechInsights研究报告称,华为对标nvidia A100的7nm芯片Ascend 910B,依然是由台积电代工生产的,并且美国商务部至今不相信中芯国际有生产7nm芯片的能力。党哥评价:要么是这个TechInsights搞错了,要么是它故意放烟雾弹,中芯国际亲自代工基本没啥悬念和疑问。
子文写给李寅飞劈腿的完整小作文:(转载自子文的微博)今天是2024年10月9日,一脑子的话想说,真当写下来的那一刻却不知道从何提起……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也觉得像被命运捉弄了一般。正巧在去年的这个时间,是我和(你们口中的📱)的一个重要的分叉点。十一期间我来北京看演出是我事先和寅飞说好的,假期结束我从北京离开回琼上学的那天晚上是我们俩第一次发生争执,也是最长的一次时间没有说话。起因是我在抖音发了一篇假期日常的视频,视频结尾有他,他挺不乐意,命令我把那条视频删掉,并说了一些挺伤害我的话,我确实很伤心,正好那段时间有位异性追我,那天晚上过后我就答应了他,想着此后也不会和李寅飞再有什么交际,就此别过吧。(我承认我和这位异性谈恋爱是想放下李寅飞,我也没有隐瞒和李寅飞的感情,我也很感谢那位异性说愿意等我放下李寅飞)从我回到海南一直就没有和他联系,直到10月20那天的凌晨1点30,他给我发了一条“你居然没卡点儿祝我”的微信,那一刻我真的绷不住了,长达半个月没有联系的思绪全在那一瞬间被我释放出来,我们俩都没有提十一假期结束那天晚上的事情,20号之后也隔两三天发条信息问我近况如何,但彼此都没聊得太深。直到10月28号,他可能是看见我之前发的朋友圈,问我是不是谈恋爱了?我没否认,他不太愿意,问我“如果我回头找你你会和他分手吗?”,那个时候我心里没有放下他,只是不敢和他联系,他说完我忍不了了,我说我要见他,并和当时的那位异性提了分开。11月初,他在西双版纳演出,我们在云南见了面……我太想他了,也终于见到他了,瞬间觉得自己很委屈,在云南待了两天我回海南他回北京,中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那天过后我们之间的联系也更深了;1月初元旦刚过我们就放了寒假,刚到家没多久我查出来自己怀孕了……那个时候他在上海筹备大逗的专场演出,晚上我忐忑不安地给他发了条微信说我怀孕了,并且想把这个孩子留下来,他不同意且态度很强硬,说如果我执意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他就不再理我,后来我拗不过他,1月底在当地医院做了药流,但没弄干净,后来这件事儿被家里发现,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大年初二从家出来去了天津,一直到2月底在天津做了手术,中间间隔整一个月。在此期间他没有陪我去医院做过任何检查,也没对我有过语言上的关心问候,说实话我挺失望的,我从要进手术室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给他发微信说我有多么害怕紧张,从手术室出来后他也没回我一条……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很委屈,麻药劲还没过,中午我就去演出了,在台上我越想越觉得难过,于是下了台我问他今天晚上我能不能去趟北京,我想让他陪陪我,他说他第二天要赶杭州,我说那你别折腾了,明天出差今天晚上好好睡吧;其实这件事情在我心里一直过不去,到今天我也没有过去………只有我记得当时我经历了什么……后来临近开学,在此前我也经常津京两地折腾。开学前他在深圳,那天晚上和我打了个视频,我说我想他了,于是第二天我坐最早的高铁去了深圳,从深圳回了海南。四月底,我从海南来北京,也没有告诉他,这一个多月我们俩的联系不算太频繁,我到北京的那天他在天津,我说那你在吧,我的反应可能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因为按照平常我会说“那我能去天津找你吗?”但我没说)那天晚上我去了一家剧场听相声,发了几条朋友圈,他看到了不太高兴,散了场问我“你去谁谁谁那儿听活你都不说来天津找我,我挺不高兴的”,我说“那我现在过去”,由于太晚没有高铁,我从鼓楼大街坐车去了天津,到天津已经凌晨。很快到了4月26,是我跟他在一起一年的日子,但那天过得并不愉快……我因为某些原因跟他提了分手,那是我第一次“敢”拒绝否认他,他不同意,我们通了电话他说他要学着好好做我也就没再说什么,这就算过去了。从五月到现在,他确实比以前对我好些了,但中间我们也有过矛盾,我五月又向他提过一次分手,他还是没同意(我心里清楚分手肯定是一个人的事儿,只要我想分肯定就能分成,但我提分手的原因更多是委屈不甘,每次提出他见了我抱抱我摸摸头也就那么过去了,因为他知道我是很吃他这一套的……我承认在他这儿我很没骨气)。7月,那天中午醒来我在床上躺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跟他说“你什么时候不是单身了告诉我一声”(我和李寅飞交往过程中不止一次问他是不是单身,他三次回答“是”,一次回答“没彻底断干净”,我知道他爱捏,所以他捏的我不管,但我不允许他在正常恋爱的过程当中自己还和他保持这种关系)他听完我说的话愣了几秒后回答“那我现在可能就要告诉你,我打算和邢珊复合了”,我问到“打算复合还是已经复合?”,他回答道“打算复合”,我说“那咱俩就分了吧”,他说“再看吧,我如果真的要复合一定会提前告诉你的”。他从我这儿离开后我就没再跟他发过一条微信,我心里不想是假的,但我也确实接受不了这种关系……那个时候我还盼着他情人节当天给我发条信息之类的,但没想到我查出来怀孕了……于是我就给他打电话说了这件事儿,最开始我们协商的结果是他给钱,我把孩子生下来,
截止2024年8月,人民币M2已经正式突破300万亿了,不仅超过了美元,也超过了欧元,甚至超过了美元和欧元的总和。幸好人民币兑换是被银行强力管控的,不然一旦自由兑换,资产泡沫立刻破灭。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资产(不是换成美元,而是在美元投资途径中购买标定美元的资产),是当下最好的生存哲学。再跟我复读一遍,打开支付宝,标普500,纳斯达克100。(所有在评论区杠“人民币M2算法和美元不同”的人,你们说得都是对的)
唉,刷抖音又看见张朝阳了。虽然我知道,你们现在觉得张朝阳开心就好,但我还是想对刷到的小朋友们说:他并不热爱物理,他只是躺在物理系四大力学的舒适区,反复练习自己在教材中推导过的公式,以此来缓解焦虑和打发时间。在我看来,这跟天天在家退休读毛主席诗词自娱自乐的老知青没有本质区别。不要觉得张朝阳是在讲物理,也不要觉得张朝阳真的喜欢物理,更不要觉得张朝阳过去的成功跟物理有半毛钱关系,张朝阳现在既脱离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物理”研究,也不喜欢物理,只是脑海里留下一些四大力学教材中推式子的肌肉记忆,在镜头前锻炼一下这点技巧罢了。如果你们喜欢看,我也可以连续几个周末抽空, 给你们录个100分钟的“随机解吉米多维奇”,因为《吉米多维奇》这本书我也刷了很多遍,已经对里面一多半的题的解题技巧产生了肌肉记忆——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我能某种程度上理解张朝阳对焦虑的释放。(或者换成leetcode前700道题也可以,能表演的人也许更多)
讲真,国内无论是农村,还是工厂厂房,太阳能板的普及度已经比较高了。国内光伏产能逐渐过剩,最近四五年也已经白菜价了,只要不经常下冰雹,国内大批大批的高耗能中小型工厂已经全都投资小型光伏发电了,不用储能和反馈给电网,直接用电,大概3年就能回本,寿命20+年,远远走在了欧美日韩的前列。农村更不用提了,稍微富裕点的农村,都能拿出钱来补贴,一大堆政策、补贴、优惠跟下饺子一样,直接盘活了整个市场。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比已经超过30%了,估计习的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要提前完成了。推广光伏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了买石油、买天然气的美金,不仅省了外汇,也减少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大家一起开电车、买电车、用光伏发电、厂房自建光伏发电站,就能减少火电站的压力,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赖。我读书的时候,光伏产业就跟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天天被骂“骗补”,经过了这么多年,光伏终于熬出来了,商业模式跑通了,成本也降下来了,开始输出国外了。2024年了,很多人应该对新能源改变一点观念了,毕竟中国光伏、风能都大量部署在农村、制造业、中西部,估计城里人对这些没啥概念,你们还是要多调研、多考察,学习一个。(观姜萍家人去楼空后园子里铺满太阳能板有感)
工信部最近发布的《燃油车新规》。简单一句话说就是,从2026年开始,给你一套公式,算车的燃油消耗,高于某个值,车厂就要买积分,或者车厂自己卖更多的电动车来摊平。这是用政策让油车产能逐渐淘汰,电车全面占领市场了。平心而论,中国带头制定激进的碳中和政策,对自己和全世界都是个大好事。
中美有一种共通的自欺欺人。中式的自欺欺人:在经济、金融、管理专业加上个“工程”,多学5学分的微积分、线代,就可以骗同学们“我们不是垃圾专业,是正经工科专业”,同理,美国一堆专业也加上了stem标签,给了stem OPT ,一群美本业觉得“哇,这跟CS简直是一个专业”真相是,在别人眼里,全是垃圾。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选手们关于对“姜萍同学事件”展开调查的集体公开请愿信》尊敬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Dear Members of the 2024 Alibaba Global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Organizing Committee,我们是入围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的部分选手,谨此向各位致以诚挚的问候。首先,我们真诚地感谢组委会和达摩院的工作人员为组织这项杰出的比赛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付出。We are writing to you as a group of finalists for the 2024 Alibaba Global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First and foremos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sincere appreciation for the tremendous effort and dedication put forth by the committee members and staffs at the Damo Academy in organizing this esteemed competition.近日,在预赛中获得第12名并入围决赛的姜萍同学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其中也不乏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对她的预赛成绩和数学专业水平的质疑。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heated discussion regarding one of the finalists, Jiang Ping, who ranked 12th in the Qualifying Round, and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by professionals in the relevant fields on her scores and math competence.一些主要的质疑如下:Some of the primary concerns are as follows:1. 在达摩院发布的纪录视频中,姜萍同学在黑板上解答一道数学问题时,其板书中出现了明显的书写错误,如将“ Σ ”写作“ 2¯ ”,将“ sin𝜋𝑧 ”写作“ sin𝜋𝑧 ”等等,显示出她对这些专业数学表达式和符号似乎并不熟悉。In a documentary video released by the Damo Academy, Jiang Ping made several apparent writing mistakes (e.g., writing “ Σ ” as “2¯”; writing “ sin𝜋𝑧 ” as “ sin𝜋𝑧 ”) while solving a math problem on the blackboard. It appears that she seemed unfamiliar with thes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and symbols.2. 复旦大学数学教授姚一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位曾看过姜萍同学答卷的同行评价她“LaTeX使用熟练”;然而,LaTeX是一种常应用于科技文稿撰写的排版系统,并非数学学习者所必需掌握的技能;且LaTeX对数学表达式的输入错误非常敏感,这与她在视频中频频出现书写错误似有矛盾。Math professor Yao Yijun from Fudan University claimed in an interview that, a colleague of him who had seen Jiang Ping's submitted answers commented that Jiang Ping was “skilled in using LaTeX”. However, LaTeX is a typesetting system commonly used for writing technical documents, not a skill that mathematics learners necessarily need to master. Furthermore, LaTeX is highly sensitive to errors in math expression inputs, which seems to contradict the frequent writing errors she made in the video.3. 有指控声称,姜萍同学的数学老师王闰秋(预赛排名第125名)可能和其他人一起协助姜萍同学完成了其预赛答案。Allegations have been made that Jiang Ping’s math teacher, Wang Runqiu, who ranked 125th in the Qualifying Round, may have assisted her in preparing the answers, with potential help from others.我们认为,包括上述质疑在内,目前网络上所流传的一系列所谓“证据”均为间接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姜萍同学在预赛中涉及任何不当行为;但是,考虑到这些讨论所引发的舆论影响,组委会有义务、也有能力认真对待这些质疑,并采取适当行动澄清事件真相。We believe that the so-called "evidence" currently circulating on the Internet, including the concerns mentioned above, is too circumstantial to prove that Jiang Ping was involved in any misconduct during the Qualifying Round. However, given the impact on public opinion caused by such discussions,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has an obligation, and also the capability,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seriously and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to clarify the truth.有鉴于此,作为同样入围决赛的选手,我们恳请组委会采取以下措施:Therefore, as fellow finalists, we respectfully urge the committee to take the following actions:1. 在获得姜萍同学和王闰秋老师的许可后,向入围决赛的选手公开其预赛答卷,以供审阅。Make public the submitted answers for the Qualifying Round by Jiang Ping and Wang Runqiu for examination, at least among the finalists, upon receiving their permissions.2. 由组委会成员和无利益冲突的第三方专家进行独立调查,并及时、公开公布调查结果。Perform an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by committee members AND third-party experts with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announce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to the public in a timely manner.鉴于决赛将于本周六(6月22日)举行,为避免在赛前给姜萍同学带来任何不必要的压力,我们将推迟至决赛结束后再公开这封请愿信(及任何答复)。As the Final Round of the competition is scheduled for this Saturday, June 22nd, to avoid imposing any unnecessary pressures on Jiang Ping in her preparation for the Final Round, we will refrain from revealing this petition letter (and any response from you) to the public until the end of the Final Round.再次感谢各位为组织这项比赛所做的努力,并期待组委会的及时答复。Once again,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for your efforts in organizing this competition, and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prompt response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附件为参与请愿的决赛选手名单,按时间顺序排列)(Please find attached the list of finalists joining the petition in chronological order)
最近好多寶寶問客製 就先放出來給大家LA費用是150美~🌺照片量40up/短影*2🌺尺度為ok蹦露暈/下丁🌺客製你的專屬圖包/與茹討論相對應主題/服裝/動作有興趣的寶留言收網址嘿
對於Svet剛柔並濟的引導方式,女粉絲感到難以忘懷,除了覺得美夢成真以外、好幾度被雙男抽插到失了魂,得到前所未有3P初體驗快感。鏖戰了一整夜..興奮與疲憊之情溢於言表,在隔天退房前夕、於事後心得訪談中表示:非常推薦女孩們一定要親身嘗試 #3P、甚至揪姊妹一起!為何這麼說?一切都在EP#.2揭曉。
2024年過了一半,你好嗎?在今年6月起我身處美國,在一架露營車中一邊工作,一邊進行多人運動世界賽,感受美國人口中的America Dream。在車中有點魔鏡號的感覺😂。而每次到新的環境都是一個自我成長,一種人生的體驗。今星期我看了《#玩轉腦朋友2》,沒有字幕的英文版本,對於一直在香港讀書,沒有英文環境成長的我,有點阿焦。不過如電影所言,所有情緒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每次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2024年過了一半,你生活好嗎?有什麼事情想做未做呢?今年有什麼目標還未做呢?以前讀書常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歲月易蹉跎」。現在我卻覺得,珍惜眼前人就可以了,時間是不等人,但追追趕趕,時間亦不會為任何人變速。如果追趕得很累,不如著眼於現在。而在7月我將會出一個新的故事系列,我想我們一起由性愛出發,在性愛中尋找使我們成長的經歷。Macy愛你
之前一整個星期在太平洋中行船,由日本到美國阿拉斯加,跨過國際換日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即是今日是15號,跨過這條無形的時間線時,日子變了14號,地球的轉動,時間差距使我人生多賺了一天。日照時間變為每天14小時,太陽眷顧下,我是很感恩。船不斷向前,海浪不斷翻騰,時區一直在變,每天都要把時鐘較快一小時,但是晚上不是很能睡,生理時鐘怪怪的。下筆的現在是19/4下午5時,但我像是睡眠不足的累。海浪只是有一天比較大,所有人都站不穩,就像在香港坐小巴一樣,坐在車尾站起來準備下車,司機大腳一踩,人由車尾便會跑到車頭下車,在船上每10秒經歷一次,有時她盪的方向比你想去的地方相反,這是事倍功半的時候。幸好只有一天是這回事。天氣在外面大約1度、2度,當然有冬天的冠軍在外面喝著冰威士忌。我留在室內有暖氣,但暖氣使皮膚很乾,濕疹出現,我在努力搽上椰子油。在船上網絡基本上是收不到,之後時間仍在船上,但是差不多每日有下船機會,應該會好點。直到月底便會正式落地。在太平洋頭幾天還好,第4天開始很悶了,做了幾天的運動,看了一點電影,但是沒有字幕我不能聽得很多,有句說話是「你的英文有多大,你的世界有多大」,雖然讀書、工作一直都是用英文,但是生活用語就似目不識丁。這算是我的弱項吧。這幾天亦專心地工作,剪了一些片,寫了好幾篇文章,最近我跟Sextitude 進行了新嘗試,設立我的專欄,每個星期五都會在他們的ig 上發佈,多一個出口去推廣及倡議。都是要大家多多支持,正面推廣性教育。船上有位韓籍的漢字書法家,在看之前冬日愛戀韓國篇中,你可能已經知道我男朋友懂一點韓語,跟書法家溝通下,他贈我們「#大志遠望」四字,在太平洋的中心,望著遠方,頭由左向右望,轉一個圈,眼中的海平線是一個圓形,是望不盡的海平線。在海中心得到大志遠望是一個很感動的祝福。#無上網使我安排不了之後的行程及交通工具,不能上onlyfans update大家,感到很抱歉又無奈。之前知道是有網絡的,所以沒有特別跟大家說,但是原來load whatsapp都需要load 10分鐘,of更是不能進入。幸好我之前安排了schedule還算是有些更新。之前跟大家說好了,今個月會加碼把EP3-7的香港 X 馬來西亞企劃 #異國交換之戀愛大冒險# 全部發放,而且還會繼續分享「#每月寵粉絲」尋歡初體驗# 女生視覺 泰國芭堤雅的經歷。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啦。很多事都是未知,對於將來很多不確定性,特別是去未去過,不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天氣以及前程,今次待在美加會好一段時間。其實之前一整年都不在香港,但仍是亞洲不遠的地方,還跟當地有共同語言,差不多的文化,更能請我爸媽到來小旅遊,跟香港是近在咫尺。我亦不覺得離大家很遠,還是非常親切。今次遠了一點,尋找新的機遇同時,又是珍惜眼前事物的訓練。還望未來幾天的壯麗冰川山河能激起我內心對大自然聯繫,為我未來帶點啟智。希望我的工作順利,希望多人運動世界賽有新的啟發,情慾自主能到外取經,鞏固將來倡議的發展,能跟大家共同成長,走得更遠。Macy 愛你。#打一個有內涵嘅飛機# #做一場平等嘅愛#
2月寵粉絲,3個系列#鍾愛自然果園沙漠露出# 3.5分鍾在這片自然的懷抱中,我深深鍾愛著大地的美麗,探尋著大自然的神秘奧妙。我將自己沉浸在果園的寧靜中,感受著樹木的歌聲和果實的芬芳。走進沙漠,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我嘗試捕捉那一抹金黃的陽光,凝結成一張張獨特的一面。沙漠的每一片沙粒都是自然的藝術品,而我則成為了這片沙漠畫布上的一道靚麗的風景。這次拍攝是對自由、野性和生命力的讚歌,還有我的調皮。透過果園和沙漠的交融,我試圖呈現出一種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並將這份愛護大地的情感透過鏡頭傳遞給每一位欣賞者。愛護自然,愛錫身體,感受大地的美好。❤️2024年新安排1. 每月2號發佈「每月寵粉絲」,1-2個鏡頭的小品製作!2. 每月12號,22號分別發佈「主題足本版長影片」。10-40Mins不等的飛機片加入Macy Onlyfans 每月最少3次,學習 #打一個有內涵嘅飛機#
12.05梭哈晨报:1. $BTC 又开始在一次冲击100000,推特69w人在直播观看;2. $ETH 距离年内新高越来越近了,整个生态表现超出想象中的好,如果单看 $ETH 价格会很难发现;#DeFi# 真的涨的非常的好, $CRV 都多久没见过1u以上的了, $AAVE 都要300了, $COMP 团队解散了都要130了;3. $SOL 链上造富活动仍在继续, @pumpdotfun 仍然在出货,明年大额解锁在路上,看看先;4. $BNB 昨日拉盘差一点到800,带领整个 @BNBCHAIN 生态集体达到了高潮,目前已经回调,生态币回调接近5-10%;5.特朗普确认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被提名为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这个哥们之前当过 $RSR 的顾问,所以可以观察下RSR的K线,真的好夸张;6. @justinsuntron 孙系币一日游吗,昨天追的基本上都被埋了,就看孙哥准备怎么玩了,是和之前一样三浪走起,还是直接一刀切了;7. @coinbase 将支持 @movementlabsxyz (MOVE) 代币;8.慢雾余弦:DEXX 攻击者归集资金,并通过 Wormhole 将资产跨链至以太坊;所以钱🈚️了?9.美国制裁 TGR 集团及其领导人,冻结 800 万美元加密货币;10. @circle 成为首个承诺遵守加拿大 VRCA 要求的稳定币发行方;11.鲍威尔称比特币为数字黄金,非美元竞争对手;对 #Bitcoin# 最大的表扬了;12.美国众议员Hill承诺调查加密货币去银行化问题;13.疑似苏富比副总裁地址在 Meme 币 $VOID 内盘阶段购入 15% 供应量,浮盈约 150 万美元;引发一堆人对 $BAN 的不满; 14.美股上市公司 KULR 宣布执行比特币财务战略,将 90% 盈余现金配置比特币;15.数据:11 月 CEX 交易额达 2.71 万亿美元,创 2021 年 5 月以来新高;大家又跑步进场开始在CEX赌博了;16.普京:没有人能禁止比特币,每个人都在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17. $XRP $HBAR 带领合规板块集体回调,看看是回调还是结束了吧,如果结束了,那可就是下一个4年见了;18. @MagicEden 公告查询,似乎群友们都发财了;------------好难说其他, #memecoin# 感觉全是在玩🐭,怎么都是从内盘开始做,然后比较好点的开盘狙击坐😂,只能说想低市值上,大部分是🐭,小部分是真的有“角度”的大哥们。搬家了,希望新的地方风水能让大家发财!!!#Bitcoin# #Ethereum# #Crypto#
在台湾总统赖清德于11月30日启程访问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和帕劳的前一天,美国宣布了最新一轮对台军售,总价为3.87亿美元。此次军售包括台湾F-16机队的关键性备件及相关设备,以及改良型移动设备的后续支援。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任内的第18次对台军售,很可能也是拜登政府最后一次对台军售。在本期《鹰与盾》节目中,主持人马克将为您盘点这些军售,并详细分析这些美制武器对台湾防务的影响。
廣告合作https://t.me/banfenz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