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ìm Kiếm 政治
Search any X

我很少谈论政治 我相信90%的人都觉得 政客是骗子 还有什么政治正确 但如果你成为了那10%的人 就知道 政治 是一群骗子威逼利诱一群商人去压榨普通人的过程

一旦粗口调教加上了个人的政治倾向就真的很好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答应过一个貌似有背景哒粉丝啦!我这里只说情色,不讲政治哒!妈蛋的什么有能力哒才会被捕捞哒,想想营商环境呀!

已经不太感兴趣ghs了,推特上看政治新闻真有趣

现货以太坊 ETF 获批几率提升至 75% 背后,大选年加密货币成政治筹码有多少人被ETH涨醒?彭博社的 ETF 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突然出人意料地将现货 ETH ETF 批准的几率从 25% 提高到 75%,他表示,今天下午听到一些传闻称,SEC 可能会在这个问题上做180 度大转弯(这个问题越来越政治化),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拼命准备。随后,Coindesk发布文章称,三名知情人士表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ETF交易所加快更新 19b-4 申请,这表明其可能会在关键截止日期之前(5 月 23 日/24 日)批准这些19b-4 申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 ETF 将获得批准,发行人还需要其 S-1 申请获得批准,然后产品才能开始交易。据悉,19b-4 申请是指根据《证券交易法》第19(b)条和第4条提交的申请。这种申请通常由证券交易所或其他自律组织(SRO)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以获得批准其规则的变更。这些变更可能涉及交易所的运营规则、上市标准、费用结构等。SEC会对这些申请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符合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要求。19b-4 是申请以太坊现货ETF通过的前哨战。为什么SEC突然180度大转向?或许如同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所说,政治成为主要因素。上周三,Coinbase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以太坊(ETH)有潜力带来超预期的上涨。市场可能低估了美国现货以太坊 ETF 获得批准的时机和可能性。该报告的作者HAN表示,SEC如果拒绝现货ETH ETF将消耗政治资本,这在大选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目前,SEC主席Gensler和另外两名投票委员是民主党人,其他两名投票委员是共和党人,整个SEC 高层依然以民主党人为主导。此前,特朗普对加密货币抛出橄榄枝,并大声喊出口号,支持加密货币就投票给特朗普,拜登的民主党政府如果一直持强硬的反加密立场或许不利于其选情。另外一件特别值得关注的大事是, SAB 121的废除。5月17日,参议院通过了 H.J.Res 109 号法案,推翻了 SEC 第 121 号员工会计公告 (简称SAB121),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以 60 票对 38 票通过,表明了两党大多数人均支持该法案。SAB121 于2022 年发布。它要求数字资产托管人将数字资产视为负债,并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以公允价值持有。如果银行为客户托管 10 亿美元的比特币,他们必须持有 10 亿美元的现金来抵消资产负债表上的这种“负债”。这阻止了金融公司托管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不过,白宫此前发布的一份声明强调,如果该法案(H.J.Res 109 )到达拜登总统的办公桌,他将予以否决。拜登可以选择签署、否决或什么都不做。如果他选择什么都不做,那么该法案将在没有他签名的情况下生效。如果拜登最后选择签署或者什么都不做,那么这或许能真正代表民主党拜登政府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态度彻底转向。SEC 面临 5 月 23 日和 5 月 24 日的最后期限,分别对 VanEck 和 ARK 的以太坊 ETF 申请做出决定。另外一个最值得关注的时间点是8月,8月3日是富达的以太坊 ETF最后期限,8月7日是贝莱德以太坊ETF的最后期限。5月不一定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但8月或许可以。

Show More

梦回2016年大学政治课,当时每天跟踪选举信息跟踪了一个学期🥹那次是希拉里民调一直领先川普,后来开奖时候好几个摇摆州爆冷门。民调不准的原因是统计样本有普遍偏移,共和党选民在被采访时碍于社会压力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支持川普的偏激民粹倾向观点,但是最后投票的时候在小屋里自己一个人做了符合内心的决定🥹最后那节课拿的A

Show More

中国政府的政治嗅觉是非常敏锐的。相比之下,虽然普通民众也学会了政治敏感,但这种政治敏感通常只限于自我审查,而不是政治嗅觉。要养成跟中国政府一样敏锐的政治嗅觉,有一个小窍门:跟中国政府不爽的地方对着干,就算你不知道中国政府的政治考量是什么,它在乎的事情一定有政治原因。

Show More

2023年以哈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在中东地区外交政策主要以服从经济贸易为主,长期趋于中立,政治让位给经济。当时中国一边与以色列保持暧昧关系,一边与阿拉伯世界保持政治互动,不论哪方,中国都在做生意。2023年以哈战争以后中国明显放弃了中立立场,转而与以色列做对,这是外交路线转变的结果。中国为什么放弃传统的中立立场,转向明显拉偏架?这与北京当局对局势的判断有关系:美国在中东地区出现了战略收缩,俄国因为俄乌战争遭到削弱对于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出现式微,中国在这个时机插进来是为了填补美俄腾出来的新的战略空间。北京中东政策的转变意图相当明显:利用中东问题牵制美国战略东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中国还会持续加强与波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纽带。中东地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动乱背后都有苏联沾满人血的黑手,今后中东动乱还会看到中国的黑手。但讽刺的是这两个国家都打着和平旗号干预中东事务。直到2023年以哈战争爆发以前,哈马斯和真主党还是照样频频前往莫斯科“朝圣”。你要说中东动乱没有俄国幕后拱火是绝不可能的。

Show More

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神仙打架。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警告总统小马可斯的姐姐不要再骚扰她,否则要刨他们家祖坟,把他们父亲前总统老马可斯刨出来扔进大海里。老马可斯1986年因大选舞弊被全国公民抗命推翻下台,史称人民力量革命。这场公民抗命运动最迟从1983年就开始了,胜利是坚持斗争很多年的结果。

Show More

许知远邀请到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Michael SandelSandel回忆年轻时跟时任加州州长(后来美国总统)Ronald Reagan公开辩论。虽然双方都没说服对方,但Reagan善于倾听和充满尊重的民主作风给后辈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忆五十年前的辩论,Sandel感慨辩论最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基于尊重和倾听的思考跟说服。当民主辩论变成争强好胜、甚至你死我亡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辩论最重要的原则:辩论并不是为了用羞辱对手的方式来打败对手,但很多人偏偏就以这个为目的,最终让民主辩论变质成咒骂和喊叫。辩论是为了将问题的不同侧面展示出来,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更糟糕的是,除了专业和知识上的不足之外,很多人还缺乏最基本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但不屑于理解和尊重对手的关切,反而把要求对方无条件遵从自己作为唯一目的,为了达到强词夺理的目的就东拉西扯……不管是政治家,还是学者,身体力行地践行民主精神,对于社会来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很可惜的是公众并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触这样的民主教育。即使是民主国家也一样充斥着破坏民主精神的人群。这个社会充满了一知半解的人,他们敌视民主丝毫不亚于专制国家的独裁者敌视民主。他们敌视民主不仅源于无知加傲慢,还源于他们对处于自己认知边界以外的事物缺乏最基本的宽容和尊重。这样的无知者与一般的无知者不同,他们的无知里面含有暴戾成分,这使得他们言行看起来就有暴民性质。他们要的不是辩论,而是殴打、恐吓和羞辱。

Show More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贤认为,“联合利剑-2024B”直指赖清德,但并非仅冲着双十演说而来,而是对他五月就职演说、六月中黄埔建校百年校庆演说、8.23炮战演说、国庆晚会“祖国论”,一连串事件的回应。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指出: “联合利剑-2024B”并非突如其来,台湾国家安全单位对于中国可能发动军演,有一定程度的情资掌握与准备。他也认为军演不只针对赖清德的双十国庆演说,前总统蔡英文出访捷克,菲律宾、美国及另外4国军队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海岸联合海军演习,也是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上内容来自BBC中文

Show More

你不能指望公众有学术理解力,但也不能放弃努力,这是政治科普困难的地方:公众喜欢依靠片言只语激起的情绪来测量其认知无法达到的边界。我在《非黑即白:二极管思维危害有多大?》一文感叹说,你如果严厉批判改革开放,会被一些网民一口咬定是给习近平洗地,就好像错在改革开放,不在习近平。同样,就算是你同样批评习近平政府,但是你批评江泽民和胡锦涛政府就显得你是为习近平政府辩护。政治科普,要对抗的不仅是民众的反智行为,还要对抗有敌意而且可能干扰其认知的政治情绪。尽管我写作了大量文章来论证习近平极权主义是改革开放产物,习近平不但没背离邓小平路线,也没背离江泽民和胡锦涛路线,反而是这些前任遗留问题必然导致的产物,但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无法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其实主要是情绪上他不屑于理解:不是习近平主义不够邪恶,而是滋生邪恶的土壤本身就有问题。但公众临时兴起的情绪就是这样:情绪是大多数人的感知器官。他们是在用情绪感知未知的边界。同样,2021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Market Maoists: The Communist Origins of China’s Capitalist Ascent》一书以丰富而且详实的历史考察揭示了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共政权进行的市场探索,这种探索旨在考查共产主义革命如何跟市场经济结合的道路,几乎所有前共产主义国家都进行过这种探索:一边闭关锁国扯起喉咙跳骂资本主义,一边跟资本主义市场悄悄做生意。结果呢?读者连这本书讲什么都不知道,跳出来大骂你为毛泽东洗地。这真是莫名其妙的事情。假如你的认知所依据的是你的情绪,而你将情绪和碎片化知识当成探索未知边界的器官,那么你大概率不可能形成准确的理解力。但是公众就是这样孩子气,他们临时想到一个观点就足以把学者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毕生心血全部推翻重来。我以前常说,在独裁国家常有两个暴君:一个是独裁者,另一个是被独裁统治的暴民。向独裁者献媚和向暴民献媚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剥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没有知识精英引导的社会盲目而且疯狂。

Show More

中国知名政治学者因言犯忌,遭到当局惩处2022年俄乌战争初期,先后任教于上海交大、复旦和上海市委党校的政治学家胡伟,连发两文要求北京当局尽快与俄国切割,以避免陷入国际孤立。(现在中国遭遇的国际孤立,就与北京明显亲俄立场有直接关系。)知情人士向美国之音透露,胡伟在今年6-9月遭到党内严重警告、教授岗降级、还被要求即刻退休。传言称胡伟曾与王沪宁交好,政治才华出众,但长期怀才不遇。实际情况可能比传言更加复杂。胡伟在体制内长期受排挤可能与其相对独立的学术品格有关系。如果王沪宁果真惜其才华,胡伟不至于接连受打压而无人袒护。但奇怪的是,距发表相关言论两年有余,胡伟才受处分,在这期间发生过什么事情不得而知。胡伟曾在2022年相关文章指出俄乌战争可能造成的影响:1. 美国重获西方世界领导权,西方世界更加团结2. 铁幕再次落下:“新铁幕”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不限于冷战),而是西方民主与反西方民主攸关生死之战3. 西方力量明显增长,北约继续扩大,美国在非西方世界影响力提升;苏东剧变可能重演,意识形态终结论也可能再现,更多第三世界国家拥抱西方4. 中国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更加孤立胡伟的预判部分已经成为现实,但西方世界也因俄乌战争长期僵持不下衍生出一系列经济问题,并且产生了裂痕。内在分歧正在加深的西方世界,在对华关系上也表现出了矛盾心态。今年像胡伟一样因言犯忌遭到当局惩处的知名学者,包括中国国防大学公方彬、社科院经济所朱恒鹏、清华大学劳东燕、清华大学黄裕生等等。看起来朱恒鹏和胡伟受到的处罚更严重一些。今年1月,中国第一代自由派公共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茅于轼在95岁高龄出走加拿大,并表示不会再回中国。

Show More

反咬一口❗️中国外交官向《新闻周刊》公然散布政治谣言,指控美国在俄乌战争期间向俄罗斯出口武器零部件。此前不久,乌克兰方面声称俄罗斯使用武器中有超过一半是中国生产的。中国外交官公然散布谣言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之前赵立坚造谣武汉肺炎美国起源说就达到了混淆视听的效果。

Show More

习近平说人大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的伟大创造一个刻橡皮图章的都比你懂什么叫创造,你说的人类怕不是专指峨眉山的死猴子吧?

德国政治学家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以前指出,中共政治决策的复杂特点不能简单套用苏联模式来解释,而西方国家传统的制度化解释也可能失效。为此他提出了一套新的方法论,规避笼统的、抽象的、系统的和制度性的解释视角。韩博天对中共决策程序的研究倒是提醒了我们:1. 不能拿历史来简单对比现实,因为现实总是可能与历史出现偏差,比如拿习近平跟斯大林比较,其实就是忽略了完全不同的决策程序和决策环境2. 即使是拿“人民共和国政权”不同历史时期来作为现实的比喻也是不准确和不专业的做法,比如拿习近平跟毛泽东比较也忽略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在决策环境和决策程序上发生的复杂变化3. 历史並不是我们认识现实的工具,历史只不过是个参照体系:它摆在那里是提醒我们过去与现在如何不同,而不是告诉我们现在跟过去完全一样

Show More

肢体语言专家告诉你如何养成良好的肢体语言如果仔细观察政治家的肢体语言,你会发现他们肢体语言通常是经过精心修饰的。如果肢体语言管理不当,就可能不小心泄露出秘密。最著名的案例是克林顿性丑闻期间,克林顿当着记者和媒体的面比划手势否认性丑闻指控,就被肢体语言专家识破撒谎。后来克林顿名场面也被拿来做反面教材。

Show More

“理想国”采访北京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刘瑜,刘瑜在访谈中介绍她的书《可能性的一书:比较政治学30讲》。刘瑜在本书从比较政治学角度探讨政体有限论和政治现实主义。对于公众来说政体有限论很容易引起误解。俾斯麦说,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刘瑜想解释的是:政治是艺术,但不是魔术。刘瑜说:政治“可能”让一个国家成为地狱,但是它却“不可能”让它变成天堂。“这是因为,在我看来,政治可能扼杀所有的社会关系和个人努力,但是它却不可能替代所有的社会关系和个人努力。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政治非常糟糕的时候,比如一个极权政府掌控一切,它可以摧毁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自发的社会组织、家庭乃至人性,使所有人的生活变成一场噩梦。“可是,另一方面,当政治非常好的时候,它也只是制定一个相对公平的游戏规则——我前面讲到过,一场球赛踢得精不精彩,公平的游戏规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绝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因为球赛踢得精不精彩,除了游戏规则,还要取决于球员们技艺是否高超、配合是否默契。在这个意义上,好的政治注定只是美好生活的前一半,而后一半则取决于社会、市场、文化以及每个人的努力。这种不对称,就是我所理解的‘政治现实主义’。”刘瑜认为,俾斯麦就是她所理解的政治现实主义的大师。刘瑜构想的“政体有限论”和“政治现实主义”,强调非政治因素和政治参与对政治社会的影响,是对制度浪漫主义的反拨。这种观念固然是有争议的,但是对于有着民主理念的民众来说,却未偿不是好事情:脚踏实地底参与政治社会才是学习民主和建设民主的最佳方式。对一些有制度浪漫主义倾向的个体来说,这是一种警醒:一个好的制度落到没有能力建设这个制度的人群当中,仍然不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和好的成绩。我想借刘瑜的“政治现实主义”表达的是:建设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重要性要超过怀抱着简单的制度浪漫主义幻想民主政治解决一切问题。前几天我才发文解释市民社会在俄国民主转型过程中失灵同样造成俄国民主化失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假如普通人也有着清醒的“政治现实主义”,他不仅要知道如何反对极权政府,还要知道如何树立民主价值理念以及如何建设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来培养民主根基。这些努力是缺一不可的。

Show More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筠讲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这是面向一般大众讲解,属于科普,比较通俗易懂。部分简中群体理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是道听途说的,这个讲解可以澄清一些事实。简中社群对博泰罗和归恰尔蒂尼科普比较少,尤其博泰罗普通读者几乎无人知道。以后会抽时间来介绍。

Show More

海外的中国人社群:政治运动及其他“海外民运”是一个很滥用的词。很多时候,这个词不是用来表达希望,而是更多表达失望(如果不是敌意的话)。这个词太滥用无度,所有海外离散群体都可能被扣上这个称谓。不论是民权运动、民主运动,还是人权组织,哪怕不党不群,人们也用这个词来指称你的反对立场。有人评论说,中国海外民运内部不团结、派系林立、互相斗争、甚至互相拆台,乃至使民众丧失信心,其重要原因除中共长期破坏和西方国家对中共长期绥靖之外,还因为缺少有号召力的精神领袖。当然,对海外民运的污名化不一定都来自中共宣传机器,有时也来自一般华人社群——人们借此表达失望和不满,而且这种情绪並不是毫无根据的。随着海外民主运动污名化,海外政治组织和人权组织有时也要遭受攻击和非议。海内外中国人社群甚至滑向另一个极端:人们用一种静态的、格式化的偏见看待一切海外的政治活动。只要他没有立马看见成果,就把这些努力批得一钱不值。政治之所以是政治,就在于政治的复杂性并不像一般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可以拿出明确的结果。民众的不满不但是可以理解的,还需要认真对待。但是民众不满,并不等于一切尝试改变现状的努力都是白费。我们仍然要继续教育公众,虽然培养政治精英尤其紧迫。公众有关社会变革的观念,大部分还停留在100年以前,这是公共知识分子分子没有竭尽全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地方。另一方面,公众有关政治参与的认识也远远落后于时代,而海外民运的斗争策略也跟公共意见脱节,倾向于凌空蹈虚。摆在我们未来的道路是介于黑暗和白昼之间的道路,不必过于悲观,也不可盲目躁动。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都不是政治家的品格,也无助于理解政治本身的复杂性。接下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不是要幻想一个精神领袖出来领导一场规模空前的革命。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努力培养新人格和新人类。我们需要少部分人具有相当的凝聚力来克服一盘散沙的无政府状态,而不是只管众声喧哗,吵成一团,然后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当然,这个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意见领袖都可以在自己的角色上促成这一微观变革的到来。现在人们还不理解达成社会妥协是什么意思。达成社会妥协的时候我们同仇敌忾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社会妥协不是向敌人妥协,而是结束毫无必要互相攻击和互相内耗。如果一个社会里的个体互相摧毁对方的希望,这种社会就不是达成社会妥协的社会。达成社会妥协的社会是既有对极权政府的同仇敌忾,也有对同伴的义无反顾的友谊。这才是社会妥协。社会妥协绝不是一夕之间就实现的,而是一小部分人逐渐转变带动起来的时代精神风貌。在这个极艰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锻炼社会变革的领导者,也要考验民众接受社会变革的决心。这个变革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一些人在努力,另一些人在背后捅刀子。没有什么是铁桶一样的现实。只要是现实就有可能改变的地方,这是现实之为现实的意义之所在。完全不可变更的现实是永久的死亡。除了死亡以外,没有什么是不可逆转的。对有志于投身新人改造事业的朋友来说,你必须理解民众不满和怨恨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很多时候一个社会在面临幻灭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互相不满、互相怨恨和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跟敌人作斗争,还要跟幻灭作斗争。一个陷入幻灭的社会会产生两种极端情绪:一种是极度悲观和愤世嫉俗,另一种就是新的虚无缥缈的幻想。我们要用真正的政治去教育每一个人,把不卑不亢的信念放到他们心中,让每一个人心里有火焰,眉头上有光明。有信念和没信念有时候就一念之差,但是我们往往要付出一代又一代人的代价来换取普通人的一念之差。给自己、也给其他人一些时间,多一些宽容和忍耐,时机成熟的时候,该有的全部都会有。

Show More

看了无数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说马克思主义是政治宗教或世俗宗教。这个名单长到天边去了。其实不止在共产主义国家是样,马克思主义在非共产主义国家也这样。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任何一位真正的学者被神圣化到这种地步。如果马克思主义不消亡的话,也许过几百年马克思庙和马克思神像也会立起来。

Show More

政治献金争议还没过去,柯文哲又卷入地产开发弊案,遭台北地检署羁押。(今年7月,前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也因涉嫌贪污,遭到羁押。)台湾推行并立制和总统直选都会压缩国会政党,小党生存艰难,民众党生存下来主要靠柯文哲本人影响力。如果弊案重创民众党,2028年可能再也看不到民众党竞逐大选了。

Show More

苏联模式政权,多少都移植了这种套娃式政治,你层层往里递进,最终都会找到基于本国传统的专制独裁的内核。

秦晖讲中国政治传统中的法家治理逻辑和帝王术

一年左右时间泰国经历了两次政治动荡:一次是王室和军方操纵投票推翻大选结果,另一次是才担任总理11个月的社德他被宪法法院弹劾。新任女总理才上台,人们就在问她能够坚持多久。泰国是个缺陷民主国家,有民主选举、有法治、还能弹劾总理,但选举结果很容易就被推翻,而且由王室操纵的军事政变频发。

Show More

政治总离不开各种斗争,有时候是争论,有时候是战争。不论顺境、逆境,持重而审慎至关重要。这是一种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心态,不会因为顺境就得意忘形,也不会因为逆境就山崩地裂。只有持中才能保持清醒和冷静不被悲观和乐观干扰。这是一种可怕的恒久的毅力和决心,对其他人来说会是一种社会粘合剂。

Show More

订阅区发表文章《论第三种阻力:公共议论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品格?》不少人一边抱怨中国社会原子化,形同一盘散沙,又一边强烈反对社会团结。诸如此类的矛盾心理,在中国和海外中国人社群比比皆是。统一战线令许多人至今心有余悸,以至于连社会团结都不敢要了。现在连呼吁社会团结也要小心翼翼,这样的社会有多扭曲?本文介绍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的朋友圭恰尔迪尼(Francesco Guicciardini)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启发。本文主张通过审慎(prudenzia)和妥协(accomodamento)来解除意味着“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的社会危机。圭恰尔迪尼的妥协论不是投降论,而是主张建立非零和博弈关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尤其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支离破碎的中国社会来说,建立非零和博弈关系,意味着在社会层面求同存异、实现和解,以对付共同的敌人:极权主义。用怨恨来代替信任,用狭隘来代替宽容,其结果就会是加剧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连可以结盟的人都轻易倒戈相向,更何况其他人呢?必须停下来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

Show More

《解放军报》7月27日发文《党内政治生活要力戒庸俗化》,其中有一段提到:有的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搞家长制、“一言堂”;有的信奉“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把市侩作风、江湖习气带到党内。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家洪源远(Ang Yuen Yuen)在对1978-2017年中国近5000条中央指令进行分析后,分别出三种指令:灰色指令(中央对允许或禁止某项政策措辞含糊不清)、黑色指令(中央明确鼓励某些政策)和红色指令(中央明确禁止某些政策)。洪源远发现,这些指令出现了三种趋势:灰色指令持续增长,说明中央政策越来越含糊不清;黑色指令持续下降,表明中央明确鼓励政策指令越来越少;红色指令先降后升,表明明确禁令越来越多。这三种趋势表明中国改革开放陷入了严重困境:改革开放顶层设计失去方向,转而依靠地方根据各自情况自行领会;越来越缺乏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选项;禁令先降后升,是危机升高的表现,在危机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忙着到处灭火。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从进取转向了守成,从求繁荣转向了求生存。

Show More

北京当局利用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北京宣言》来捞政治资本,引起不知情的中国网民热烈响应。许多中国网民误以为从此巴勒斯坦内乱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然而事实是,巴勒斯坦内部各大派系长达数十年内斗,签再多宣言和协议都无效。中国大陆相关新闻被部分网友酸爆⬇️

Show More

惊闻美国著名政治人类学家 James C. Scott 于7月19日离世,这是学界一项重大损失。顺手推荐一下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支配与抵抗艺术》和《弱者的武器》。对于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读者来说,你应该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的抵抗形式,而不是一味自怨自艾或愤世嫉俗却放弃抵抗。

Show More

《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发文援引多名政治学家观点称特朗普团队选用 J.D. 万斯做竞选搭档并不是好选择,不仅特朗普盟友质疑万斯的能力,政治学家认为万斯缺乏政治魅力和政治影响力,甚至演讲能力也成问题:在演讲中占下风可能导致颠覆性的严重后果。

Show More

东京涩谷的万圣节,除了出现各种政治隐喻之外,还出现了中华传统服饰。

第四垒,聊政治和女权

今天政治局会议重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简单来说就是三点:1. 经济出现问题,要继续研究解决;2. 财政亏钱了,一方面要保证必要财政支出(体制内、事业编减少欠薪),一方面用好超长期国债和地方债减轻财政负担,一方面还是要盘活房地产,土地财政不能放弃,房地产不能放弃;3. 要抓民营经济,优化民营企业,刺激消费,重点扶持养老、幼教,支持制造业引入外资。总体而言,方向是正确的,第四季度要开始布局,一步步解决了。

Show More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政治问题,是被全球产业链脱钩和不信任导致被踢出贸易全球化,中国目前最大的信任问题,不是产业链信任、贸易信任,而是政治信任,价值观信任。现阶段中国重获信任的最简单方式,就是主动承担“推翻朝鲜金正日政权”的国际责任,毕竟中朝撕破脸,也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Show More

去年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推特所有政治分析大V,都在魏凤和事件翻车了?因为在乌云其木格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新华社和新闻联播的官方现场视频中,明确显示了魏凤和的名字。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部署送达的礼仪性花圈,而显然此时此刻,代办这件事的同志,还不知道魏凤和已经在调查中。而在上一次, 也就是春节期间看望老同志活动上,魏凤和、李尚福、秦刚名字已经集体在老同志的名单中缺失,当时所有政论分析师和我一样,认为这是“魏凤和落马”的直接证据;而这一次乌云其木格葬礼花圈中,“魏凤和”再次出现,误导了很多分析师,认为魏凤和已经平稳落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新华社通稿文字中,并没有提赠送花圈的名字,只是在视频中出现了花圈,证明新华社的工作并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办公厅中代办此项的同志。于是今天魏凤和官方宣布开除+移交司法机关,再一次让政论大V们直呼被打脸。以后政治分析师们应该长个教训:一切以新华社通稿为主,新华社通稿的同志还是最靠谱的,所有文字和研究都是有据可依的;办公厅的同志们日常工作繁杂,尤其是各位不重要的副国级领导人的治丧委员会的负责人,属于办公厅边缘业务员,意识觉悟还不高,办事还不成熟,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现象,平时不要捕风捉影,搞出个大新闻。

Show More

整挺好,暴雪也开始玩政治正确了,还是跨肤色。

我越来越不爱刷推就是因为老给我推送政治相关的,我只想看漂亮小姐姐有错吗,老跳脸我不爱看的东西什么啥比算法。

© 2025 抖